什么而起四字词语形容山(37个)(什么什么而起的成语)

2024-05-15 09:00 

什么而起四字词语形容山(什么什么而起的成语)(37个))

什么而起四字词语形容山(什么什么而起的成语):倾城而出,一哄而起,一轰而起,不加思索,亡命之徒,倾巢而出,冲口而出,大喊大叫,夺眶而出,夺门而出,奋袂而起,崛地而起,应运而出,应运而起,戴星而出,投袂而起,拂袖而起,拍案而起,挺身而出,揭竿而起,有口无心,破壳而出,破门而出,脱口而出,脱颖而出,腾空而起,蜂拥而起,迫不及待,门户之见,闻风而起,颖脱而出,鱼贯而出,鸡鸣而起,鼓噪而起,攘臂而起,称量而出,探口而出。

1、倾城而出  qīng chéng ér chū

释义:倾城而出  倾城:全城人。全城人一齐出动。比喻人的数量很多。

出处:晋·林子荆《征西官属送于陟阳侯作》:"倾城远追送,钱我千里道。"  

2、一哄而起  yī hòng ér qǐ

释义:一哄而起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  

3、一轰而起  yī hōng ér qǐ

释义:一轰而起  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出处:梁斌《红旗谱》第二卷:“一轰而起,一轰而散,他逮不住领头人儿,看他有什么法子?”  

4、不加思索  bù jiā sī suǒ

释义:不加思索  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5、亡命之徒  wáng mìng zhī tú

释义: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出处:《周书 郭彦传》:“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6、倾巢而出  qīng cháo ér chū

释义:倾巢而出  倾:尽;倾巢:意指巢中一个也不剩。整窝的鸟儿全出来。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贼兵倾巢而来,必是抵死厮拼、我将何策胜之?”  

7、冲口而出  chōng kǒu ér chū

释义:冲口而出  不加思索;随口说出。多指说话失于检点。

出处:宋 苏轼《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8、大喊大叫  dà hǎn dà jiào

释义:大喊大叫  大声叫嚷,形容大肆宣传,大造舆论。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59章:“吴毓鳞首先大喊大叫,‘内阁不能统一,我们不如及早下台。’”  

9、夺眶而出  duó kuàng ér chū

释义:夺眶而出  眶:眼的四周。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动或悲痛。

出处:茅盾《子夜》六:“两粒大泪珠终于夺眶而出,掉在他的手上。”  

10、夺门而出  duó mén ér chū

释义:夺门而出  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猛然奋力冲开门出去。形容迫不及待。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轻轻拨去门闩,拏在手中,预备当作兵器,可以夺门而出。”  

11、奋袂而起  fèn mèi ér qǐ

释义:奋袂而起  奋袂:挥袖。袖子一挥站起来。形容奋然而起。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5回:“庄王方进午膳,闻申舟见杀,投箸于席,奋袂而起。”  

12、崛地而起  jué dì ér qǐ

释义:崛地而起  崛:高起,突起。从平地上突起。形容某种新兴事物出现极为迅速。

13、应运而出  yìng yùn ér chū

释义:应运而出  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出处: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由此观之,凡为需要所迫,不独人类能应运而出,创造发明,即物类亦有此良能。”  

14、应运而起  yìng yùn ér qǐ

释义:应运而起  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出处:郭沫若《屈原时代》:“应运而起的‘执命’的‘陪臣’与‘横议’的‘处士’,不外是阜舆之流之高级者或地主化了的阜舆。”  

15、戴星而出  dài xīng ér chū

释义:戴星而出  戴:头顶着。天没亮就出门了。形容人非常勤劳

出处:宋·苏轼《东坡应诏集·策别》:“夫今为京兆者,戴星而出,见烛而入,早出晚归。”  

16、投袂而起  tóu mèi ér qǐ

释义:投袂而起  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  

17、拂袖而起  fú xiù ér qǐ

释义:拂袖而起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18、拍案而起  pāi àn ér qǐ

释义:拍案而起  案:几案;桌子。拍着桌子愤然而立。形容极度愤怒。有时也形容对反动势力的不屈服。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19、挺身而出  tǐng shēn ér chū

释义:挺身而出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出处:《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20、揭竿而起  jiē gān ér qǐ

释义:揭竿而起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出处:汉 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1、有口无心  yǒu kǒu wú xīn

释义:有口无心  嘴里有啥说啥;心里却没有什么。

出处:明 于谦《拟吴侬曲》:“忆郎直忆到如今,谁料思深恋亦深;刻木为鸡啼不得,原来有口却无心。”  

22、破壳而出  pò ké ér chū

释义:破壳而出  带壳的动植物冲破其外壳而生长。形容新生事物十分顽强

23、破门而出  pò mén ér chū

释义:破门而出  打破门冲了出去。比喻坏人急迫地跳出来干坏事或比喻克服种种限制。

出处:廖沫沙《“史”和“戏”》:“而你却开始‘破门而出’了,历史家,却来写戏。”  

24、脱口而出  tuō kǒu ér chū

释义:脱口而出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出处: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  

25、脱颖而出  tuō yǐng ér chū

释义:脱颖而出  如果毛遂早得到任用;就会像锥子放在布袋里那样;锥针都能全部穿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脱:脱露。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26、腾空而起  téng kōng ér qǐ

释义:腾空而起  腾空:向天空飞升。向高空升起。

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李靖正欲挽留,只见那女子拨转马头,那马即腾空而起,倏忽不见。”  

27、蜂拥而起  fēng yōng ér qǐ

释义:蜂拥而起  像蜂飞一样成群而起。形容许多人一拥而起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赞》:“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28、迫不及待  pò bù jí dài

释义:迫不及待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29、门户之见  mén hù zhī jiàn

释义:门户之见  门户:派别;见:成见。因派别不同而产生的成见。

出处: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宋儒议论之偏》:“朱文公意尊洛学,故于苏氏门人,有意贬抑,此门户之见,非是非之公也。”  

30、闻风而起  wén fēng ér qǐ

释义:闻风而起  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出处:宋 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31、颖脱而出  yǐng tuō ér chū

释义:颖脱而出  颖,锥芒。言锥芒全部脱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能全部显现出来。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32、鱼贯而出  yú guàn ér chū

释义:鱼贯而出  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择,从窦中鱼贯而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  

33、鸡鸣而起  jī míng ér qǐ

释义:鸡鸣而起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34、鼓噪而起  gǔ zào ér qǐ

释义:鼓噪而起  鼓噪:起哄。喧扰哄闹起来

出处:《谷梁传·定公十年》:“两君就坛,两相相揖,齐人鼓噪而起,欲以执鲁君。”  

35、攘臂而起  rǎng bì ér qǐ

释义:攘臂而起  攘臂:捋起袖子,伸出手臂;起:站起。形容兴奋、激动地站起来,准备行动。

出处:《宋史·黄干传》:"向日胡海、张军之变,为害甚于金,今若不早为之图,则两淮日见荒墟,卒有警急,攘臂而起矣。"  

36、称量而出  chēng liáng ér chū

释义:称量而出  称量:用秤称,用斗量。用秤、斗仔细测定后才拿出来。比喻说话、写文章经过斟酌,恰如其分。

出处: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我听他近来的演说,有两三回也是这么精悍,字字句句好似称量而出。"  

37、探口而出  tàn kǒu ér chū

释义:探口而出  犹言脱口而出。不经考虑,随口说出。

本文地址:https://www.qiuzhishu.com/chengyu/26192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qiuzhi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