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之(王焕之 登鹳雀楼)

2023-04-27 16:02 

一代文人,却能带兵打仗,威震四方。

身为父亲,依旧以身作则,恩威并存。

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书生带兵,屡建奇功;抬棺出征,收复新疆。

王焕之(王焕之登鹳雀楼)

曾国藩评价他:“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国幸有左宗棠也。”

左宗棠的一生,酣畅淋漓,快意潇洒,鞠躬尽瘁、忧国忧民。

观其后代,更是人才辈出,堪称有其在世之风。

抬棺出征收复新疆

晚清名臣中,左宗棠最为独特。

与李鸿章的顺风顺水相比,左宗棠的仕途可谓是坎坷万千。

于政治的名利场中,左宗棠从不趋炎附势,而面对侵略者,他永远是站上前线的代表之一。

1865年,有“东亚屠夫”之称的浩罕汗国首领阿古柏带兵侵入新疆,占领了天山南北的大片地域。

而此时的清政府早已无暇西顾,俄国于趁火打劫,于1871年侵吞了我国北方将近160万平公里的领土。

次年,俄国和阿古柏狼狈为奸,俄国以承认阿古柏在新疆的政权为条件,换取了在南疆通商的权益。

之后,对新疆垂涎三尺的英国,也以向阿古柏提供武器支援为条件,取得了在新疆的各种特权。

新疆危在旦夕。

当新疆的情况传回京师时,朝堂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以李鸿章为首的官员认为,如今海运大兴,东南海防才是重中之重。

就在此时,平定陕甘回乱的左宗棠写下万言书《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分析国家安危,指出“东南海防,西北塞防,二者都重要”。

为了强调新疆的重要,左宗棠直言,若新疆丢失,整个北方将再无安全之地,届时,各列强可以通过陆路,侵入中国。

同时,左宗棠还指出新疆土地辽阔,物产丰富,是福中之地。

他的一番分析,得到了皇帝和另外一些大臣的认可。

1875年6月,在与李鸿章的“海防”和“塞防”之争后,左宗棠以64岁的高龄,亲率六万湘军向新疆进发。

征西大军浩荡出关,一路向西,一口黑漆漆的巨大棺材赫然出现在行军队列前方,由兵士抬着随军一同西征。

这口棺材是左宗棠为自己打造的,雄关漫道,载棺随行,表明了这位年过花甲的老英雄誓死收复新疆的决心!

收复新疆之路,必然要面临许多坎坷,前线武器装备、后方物资供应都是难题。

虽然左宗棠得到皇帝任命,朝中仍然有大部分官员持反对态度,他们故意克扣粮饷,放缓军资拨款速度。

为此,左宗棠想了一些应对方法。

到了甘肃,他对军队进行整编,遣散许多决心不坚定士兵,留下身体力壮的西征,其余老弱负责开垦种地。

军队战斗人员数量减少,但战斗力却大大增强。

由于军资吃紧,左宗棠主张“急战”。

新疆地广,交通不便,后方补给时常跟不上节奏,必须速战速决。

诸多问题之中,“军费问题”最为棘手。

清政府拨款军资820万两,到左宗棠手中只有区区160万两。

他一方面积极向户部申请拨款,催收各省协饷,另一方面不惜向洋行高息借贷。

通过此等方法,左宗棠在3年的时间里,硬是筹到了2600万两,为收复新疆之战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有了军资,武器装备自然也要更新。

左宗棠督促西安、兰州机器局制造大量的仿制洋枪洋炮。

还在上海、汉口、西安等地购买大量的西洋军火。

到了大战前夕,大军中,洋枪、洋炮、山炮等应有尽有。

这样的一支军队,让外国人惊叹不已。

英国历史学家包罗杰称赞到:“这支中国军队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军队,它基本上近似一个欧洲强国的军队。”

1876年的8月至11月,大军收复了天山北路。

次年春,左宗棠挥军南下,不足半月,接连攻克阿古柏重兵防守的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三城,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部队。

5月,阿古柏兵败自杀。

到了1878年1月,左宗棠已经收复了新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疆土。

在整个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左宗棠准备了两年多。

而平息阿古柏战争,左宗棠只用了6个月。

在此后清政府派出了软弱无能的谈判代表崇厚就伊犁地区主权问题与俄国进行谈判。

那崇厚为了迅速和谈竟与沙俄达成割地赔款协议。

左宗棠收到消息愤然上书,要求重新签订协议。

他拖着年迈的身体,发出坚定的声音:“如果俄国人不同意,我将带兵武力收复。”

1880年春,70岁的左宗棠,带着伤痛和那视死如归的棺材,进驻哈密,与沙俄决一死战。

在左宗棠大军的威慑下,俄国最终同意修订新约。

至此,整个新疆结束了多年的漂流无依,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一千多年前,王焕之写下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那还何等悲凉。

如今,“千里道柳”的奇观就存在于新疆,这片土地物产富饶,人杰地灵,一片向好……

这个差点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遗弃的土地,寸土寸金,成为了中国的宝藏福地。

积德累善家风淳良

也许是祖辈行善积德的为人处世对左宗棠产生的影响深远。

尽管家境并不宽裕,“乐善好施”也成为了左家的祖训。

其曾祖父左逢圣“诚孝,居贫好施”,在湘阴县高华岭设义茶亭以解行人饥渴。

祖父左人锦、父亲左观澜开办过“仁风团”、“积谷仓”,遇饥荒年景,在当地设厂施粥,散粮赈灾。

据湘阴民间故事流传,左宗棠幼时随祖父和父亲外出施粥,别人逗他:“饥民吃掉你家的粮食,你要饿肚子了。”

左宗棠竟然回答:“祖父教我念过杜甫的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我饿一两顿不算什么。”

生长在仁善之家,左宗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秉承了崇俭广惠、惜福行善的家教家传。

左宗棠青年时期,除了和父亲兄长们一起在出生地左家塅接济贫民外,还倡导兴办了“义学公”免费教育穷苦子弟。

良好的家教家风,使左宗棠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节俭质朴的生活习惯,尽管他后来功成名就,出将入相,但仍保持着俭朴的生活习惯。

左宗棠在任陕甘总督时,俸禄廉银虽已高达每年两万多两白银,但却依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在任陕甘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时,由于长年伏案研究军情、书写奏章、办理公务,衣袖经常磨破,他就在衣袖外加了一层袖套。

左宗棠这一“发明”被下属敬称为“宫保袖”,久而久之逐渐流行于西北大营。

至今,陕甘一带不少地方的群众仍把袖套称为“宫保袖”。

左宗棠俸禄和养廉银虽多,但绝大多数被他捐出用于公务或赈灾。

家里十几口人,左宗棠每年仅寄给二三百两银子,以至于家用拮据,夫人周诒端长年患病都无钱买药。

其好友,时任湖北巡抚的胡林翼得知这一状况后,专门写信给湖南巡抚:“左公不顾家,请岁筹三百六十金(银子)以赡其私。”

对于这一状况,左宗棠在一封家书中道清楚了缘由。

在湖南老家的儿子觉得家中房屋已经破旧不堪,急需改建。

当然,他们知道父亲必定不会同意他们的想法,于是决定先斩后奏。

得知这个消息后,左宗棠一封家书,将两个儿子痛骂一顿。

“无论旧屋改作非宜,且当此西事未宁、廉项将竭之时,兴此可已不已之工,但求观美,不顾事理,殊非我意料所及。

据称欲为我作六十生辰,似亦古人洗腆之义,但不知孝宽果能一日仰承亲训,默体亲心否。

养口体不如养心志,况数千里外张筵受祝,亦忆及黄沙远塞、长征未归之苦况否。”

也许有人觉得左宗棠是因出身贫寒,忧患心强,所以将钱看得很重。

但只要深入研究他的生平,看法就会截然相反。

1869年,湘阴发生水灾,左宗棠捐银1万两。

1877年,陕甘等地大旱,身为总督的左宗棠带头捐款救灾,捐银给陕西1万两,甘肃庆阳3000两。

1879年,左宗棠的老部下、原陕西巡抚刘典逝世,家中老幼无以为养,左宗棠私人拿出6000两银子,为刘典治丧,并接济他的家人。

诸类事件如:资助老学者印书、捐助落第士子回乡路费、周济贫困亲友生活、还有救济同年科考者后代的……

若问起左宗棠为何对家人如此苛刻对外人却如此大方?

“不愿天下贫穷,而自己独富”即是答案。

如今左宗棠嫡系后裔人丁兴旺,目前已延续至第九代,后人达数百人。

在左宗棠的影响下,子无“娇骄”之气,后辈多出栋梁。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

这是左宗棠在新房里写下的一副对联。

只寥寥数语,即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展露无疑。

他的一生也确实如此。

本文地址:https://www.qiuzhishu.com/fanwen/702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qiuzhi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