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村(淄博市辖区)

2023-05-24 22:05 

天下第一村淄博市辖区

周村,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位于山东省中部,系淄博市辖区之一,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1775年,乾隆南巡时曾来过周村,并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1904年,周村与省府济南、潍县(今潍坊)同时被清政府批准为自开之商埠后,商业更加繁荣,“日进斗金”,“驾乎省垣之上”,成为辐射鲁中、跨江(长江)越河(黄河)的著名商品集散地,被誉为“金周村”、“旱码头”。周村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山东省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近几年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纺织、机械、化工、电子、家具等行业全面发展、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中文名

天下第一村

面积

263平方公里

所属国

中国

所属市

淄博市

人口

31万

北郊镇

总面积58.43平方公里,人口36184人,辖5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设在原南营镇南营村。

南郊镇

总面积59.2平方公里,人口35007人,辖4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设在原高塘镇高塘村。

萌水镇

总面积48.4平方公里,人口29170人,辖3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仍设在萌水村。

王村镇

总面积57.49平方公里,人口50619人,辖41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设在原王村镇王村村。

城北路街道办事处

总面积16.17平方公里,人口13616人,辖16个村委会,办事处驻地设在原南闫镇政府所在地(南闫路99号),与区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合署办公。

丝绸路街道办事处

总面积4.81平方公里,人口41632人,辖5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地原设在军民路89号,现设在太和路。

青年路街道办事处

总面积7.89平方公里,人口31571人,辖8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地仍设在青年路70号。

大街街道办事处

总面积5.94平方公里,人口40887人,辖3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地仍设在丝市街132号。

永安街街道办事处

总面积5.64平方公里,人口31510人,辖6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地仍设在东门路197号。

历史文化

周村

周村,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於陵邑,自古商业发达,明朝嘉靖年间已有“周村店”称谓,明末清初开始走向繁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曾这样描绘:“康熙乙亥间,周村商贾云集,趁墟者,车马辐辏”。

1775年,乾隆南巡时曾来过周村,并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

1904年,周村与省府济南、潍县(今潍坊)同时被清政府批准为自开之商埠后,商业更加繁荣,“日进斗金”,“驾乎省垣之上”,成为辐射鲁中、跨江(长江)越河(黄河)的著名商品集散地,被誉为“金周村”、“旱码头”。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商业街市作为周村商业兴旺发达的历史见证至今保留完好。

1945年前属渤海专区。1945年8月析长山县周村、永安、仁和三镇置。1950年4月撤销,其辖区并入长山县。

周村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曾经“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有“丝绸之乡”的美称。

周村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蒲松龄曾经在周村的毕氏尚书府教书33年,期间创作了《聊斋志异》。

周村花灯、民间扮玩、五音戏等民俗艺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民间扮玩的代表项目“周村芯子”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坐拥众多人文古迹和天然景区的地区,淄博的传统名吃亦是种类繁多。其中,作为周村特产的“周村烧饼”便是较为出名的一例,周村烧饼的特点—圆形黄色,薄如纸片,以薄、香、酥、脆著称。

自然状况

水文

地表水:境内主要河流有7条,皆属小清河水系。分别为孝妇河、范阳河、泔沟河、淦河、米沟河、玉带河、青杨河。有中型水库-萌山水库,库容9850万立方米。还有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3座,塘坝60座。

地下水:境内地下水总补给量为4180万立方米,水位随降雨的多少而变化。

气候

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区,属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雨季集中在7-8月。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74.6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3.9℃。年平均地温为15.5℃。年平均降水量为626.8毫米。年平均气压为1006.7毫巴。主要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1.6克/立方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2%。

地理概况

地质:周村区地处华北平原坳陷区、济阳坳陷区的南部,为淄博凹陷的西北边缘。由于倾斜沉积盆地向北倾斜的簸箕状,形成自南而北由老到新的地层,为新生代第四系地层覆盖。地质构造主要为褶皱和断层。

1、褶皱:周村区位于淄博向斜的西翼,地质构造比较简单,南部王村镇一带的岩层走向东西向偏南东至北西向,倾向北偏东,倾角大致在15度-30度。由彭阳至周村一带岩层走向呈北西至南东向,倾向北东,倾角较缓。淄博向斜的轴部位于萌山至高塘一线,呈南北向。此轴线以东为淄博向斜的东翼,地层走向为北东至南西向,倾向北西,倾角8度-15度。2、断裂:境内主要断裂构造,有南北向禹王山断裂带和东西向碾子山断层及北东向朱家庄断层。次为次级断裂构造,主要有北西南东向小断层,其中多被中基性岩浆岩冲填,形成雁列状岩脉岩墙群。倾角陡立,分布极广。

地貌:周村区地势南高北低。以胶济铁路为界,南部多为丘陵,北部为平原。地面坡降1.09‰,南北相对高差327.6米,最高最低处相距30公里。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全区有土地可利用面积19792.8公顷,按全国土地评级标准共分5级。

水资源: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595.93万立方米,其中客水16970.17万立方米。全区地下水总储量为1.35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粘土、石英石、磨石等。储量分别为:煤约300万吨、粘土约92万吨、石英石3000万吨、磨石120万吨。

生物资源:野生动物:如兔、獾、猫头鹰、麻雀、蜂、蛇、青蛙、鱼等。野生植物:松、柏、杨、山楂、花椒、菊花等。

名字来源

历史介绍

周村

“天下第一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据传为清代乾隆皇帝所题,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一座商业重镇,并享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之美誉。

周村在历史上曾几度辉煌,街市纵横,店铺林立,客商云集,市面繁荣。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奏请皇帝自行开埠后,一时“天下之货聚焉”。当时最多的商号、作坊达到5000余家,成为名符其实的“旱码头”。据周村区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电视剧《大染坊》里的陈六子其原型就是周村人。

到今天,周村大街原始风貌依然保存较好,青瓦红墙、灰砖土壁,布市银街、当铺药店、茶楼染坊、客栈古玩可依稀见证当日之繁华。

这里有中外合璧的各种文化形态缩影;有系统的中国商业传统模式;有五光十色保留完好的各种时代风格的古商业建筑;有完整的至今仍在发挥商贸作用的古代商业街市—这就是周村古商城。她的古色古香和独特历史韵味,被著名建筑专家阮仪三教授誉为“中国活着的商业街市博物馆群”。

石板铺就的大街,青砖古瓦的店铺,牌匾上烫金的老字号,虽然历经岁月的风吹雨淋和多年战乱的破坏,但一切都如此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一切都依稀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与喧嚣……走进周村古商城,宛如隔了几个时代来到了一处古代的热闹街市,恍惚间会有前生今世的感觉。在这里随便逛逛,不经意间,就会感受到隐藏在古城角角落落里历史的气息,感受到这个活着的千年古商城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期,周村曾一度位居山东四大商业中心(烟台、胶州、潍坊、周村)之首。作为一个非州非府的普通市镇,何以在明末清初依托工商业而崛起,并很快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商业重镇?以至于康熙皇帝因其繁荣发达而亲自来此私访调查;乾隆皇帝也于1775年来周村观赏花灯,并御赐“天下第一村”之美称。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曾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对其进行考察探索,试图寻找出它兴衰更替的真正原因,这一切正是周村大街古商城的魅力所在。

历史最早保税区

在周村大街的北首,立有一块六角形石碑,上刻“今日无税”,这就是著名的“今日无税碑”。说起这块碑,周村人会自豪地告诉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说起这个保税区,就不能不提起一位对周村商业经济有着巨大影响和贡献的历史人物———李化熙。

在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下,周村崛起并很快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商业重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传统的商业环境都是很重要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一批高官及地方名人的产生和促进。如“东阁大学士”刘鸿训、“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武状元”王应统、“东方商人”孟雒川、“宫保”李化熙等,他们在这里或经商或居住,吟诗作赋,深山结庐,声名远扬,客观上大大刺激了周村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文化的繁荣,扩大了周村的知名度,也留下了许多传世佳话。其中李化熙对周村商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化熙原为明崇祯七年(公元1643年)进士,官至四川巡抚;后归顺清王朝,官至刑部尚书;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辞官回乡。当时周村大集繁盛,数集并存,形成城市雏形。但是官府的苛捐杂税和豪猾恶棍的敲诈盘剥,影响着周村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发展家乡经济,辞官回乡的李化熙,“岁备周村市税”(《长山县志·李化熙传》),代替商人缴纳税款,在周村城内开设义集,在周村大街的北首立“今日无税”碑,自己承担了全部市税,使周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长山县知县金鉽在分析周村突然兴旺繁荣的原因时指出:“昔市税银两豪猾多就中取利,商困难苏。五弦大司寇(李化熙)予告侍养时,于周村市力捐课税”,从而使得周村“地僻而业盛”(金《周村义集记》)。清末王遂善所撰《重修宫保李公周村祠堂碑记》中也说:“当清顺治间,周村在长山仅一小墟落,而逋为奸薮,行旅相戒,不出其途。公予告归,闻其民蠹国也,则上言周村粟布征请以身任,勿设驵侩,其商旅则世世复无所与。当事义之,俞其请著为令。于是,东徂海,西逾河,过于秦晋,南尽湖湘,北抵燕云,而辽而沈,商贾闻风慕说,羽萃麟游。周村一隅屹焉,为东南大都会。”(周村区政协《文史资料选辑》)。周村古商埠的形成和繁荣由此可见一斑。

自开商埠旱码头

1904年,德国修筑的胶济铁路即将竣工,德国势力必将借铁路的便捷,由胶澳一隅向山东腹地扩张,一场激烈的利权之争已不可避免。当时山东的主政者一方面力谋阻止德国势力借助铁路向山东内地的扩张,另一方面又以主动应变的姿态,利用铁路交通的新优势,抓住机遇振兴民族实业。如此,“自开商埠”便应运而生。1904年5月1日,即胶济铁路通车前一个月,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袁世凯与山东巡抚周馥联名奏请济南自开商埠,并将周村和潍县也一并开作商埠。

济南在开埠后,工商业一度发展极其迅速。据史料记载,到1927年,济南仅城关及商埠两地区的商户就达到6700多家,一跃成为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清末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典范。可是,在济南商埠发展前,周村这个济南东边的小城镇已辉煌了数百年。

早在明末清初,这里作为商业名镇,就与中国南方的佛山、景德镇、朱仙镇齐名,成为无水路相通的全国四大旱码头之一。1904年被辟为商埠后,其发展速度、百货充盈、商贾云集,被誉为“金周村”、“天下第一村”。

周村开埠后,大街的显赫地位进一步突出,著名的英美烟草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均在大街设点经营。丝市街,是周村的丝绸集散中心。丝市街全长730米,是当时山东蚕丝交易最繁盛的市场之一。银子市街则是条古商城里的金融街。最兴盛时,此地的钱庄票号有108家之多,资本总额达600万两白银。民间传说:“济南、潍县,日进斗金,不如周村一个时辰。”今天说起来,周村人还把过去的那段历史引以为豪。

周村古商城形成于宋元时期,明末清初最为繁盛,自丝市街至朔昌门,全长1300多米。其中,从原北极阁到大街南端是周村最繁华地段,也是过去周村的商业中心。北段主要为手工业品加工区,南段则多是富丽堂皇的商业楼房。前期是陕西、山西商人开拓阶段,中间经过南方商人的加入,后期又是以章丘旧军孟氏为代表的山东民族工商业者的振兴阶段。

闻名外景地

来过周村古商城的人反映,这里完全可以和云南的丽江、山西的平遥相媲美。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旅游专家到周村古商城考察,给予高度评价,称周村古商城是山东为数不多的可以对国际市场推介的旅游项目。

其实古商城原本是要被拆除的,因为城市建设开发,大街两侧店铺后面的院落拆除了许多,整个大街曾一度有被拆除的命运,当时的政府决策中已涉及到拆迁改造的问题。周村人说,幸亏张艺谋来选景拍戏,才“挽救”了这条街。

1993年,著名导演张艺谋带着《活着》剧组来到了古老的周村古商城,古老的周村大街、丝市街,和具有上个世纪色彩的深宅大院、长长的石板路面、高高的过街牌楼,变化多端的门市,丰富多彩的匾额和招牌,如画般的周村大街街景成了张艺谋电影的外景地。

随后,电视连续剧《东方商人》的拍摄地也选中了周村大街,面临被拆除的大街也幸运地保存下来。周村古商城也因此闻名,成了一处旅游胜地。

现周村古商城总占地面积61.7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域19.7公顷,规划控制区42公顷,保存较完好的古建筑约5万平方米。保留形成了以大街演艺广场、千佛寺、大染坊、今日无税碑、民俗展馆、三益堂、魁星阁、票号展馆、周村烧饼作坊等十余处景点为主体的周村古商城人文景。

历史发展

简述

周村

改革开放以来,周村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兴区、环境立区”战略,突出“工业抓投入、农业抓调整、三产抓龙头、稳定抓基层”的工作重点,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41.7亿元(其中三次产业比重为3.2:55.5:41.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0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2%、31.02%和1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418元和6265元。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2003年跨入全省经济30强区县行列。l

周村工业已初步形成纺织丝绸、化工、新型建材、冶金机械、轻工家具、电子电器六大支柱产业,现有各类工业企业4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1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5家。拥有“兰雁”牛仔布、“凤阳”床垫两个中国名牌,“雄鹰”、“飞狮”巾被,“维尔舒”毛毯,“多星”电器等一批名牌产品和周村烧饼、王村醋等一批传统名优产品。周村苯酐生产能力居亚洲第一,玻璃机械生产能力全国第一,造纸机械生产能力全国第二,以牛仔服装、巾被、丝绸为主导的纺织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被国家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

以专业市场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现有各类市场48处,总面积150多万平方米,年成交额120亿元。依托309国道规划建设的物流产业区初具规模,再经过几年的建设,将形成年交易额100亿元、税收收入过亿元、从业人员过万人的大型专业物流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周村古商城作为全省“文化、历史与民俗”旅游项目列入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成为周村的城市名片。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粮经比例为4.3:5.7,畜牧、蔬菜、花卉苗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周村区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全区现有外资企业79家,累计利用外资2亿多美元,日本西铁城、三菱重工、韩国友桥及新加坡祥峰、美国索尔等世界知名企业在我区投资兴业,其中由日本西铁城集团独资兴建的淄博东星表业有限公司,是由该集团授权的国内唯一一家实行完全本土化管理的公司。

全区自营进出口权企业达到220家,有5大类110多种商品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外贸出口完成29617万美元。周村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开发区,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美,是全区招商引资的平台、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龙头。开发区内工业企业已达38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

投资发展环境优越。周村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东距青岛口岸300公里,西距济南国际机场50余公里,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滨博高速公路纵横区内,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建成区面积达到19.87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居住面积33.92平方米。目前正在实施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东部新区开发。

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500公里,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13万门,普及率达90%以上,建有12万吨/日工业供水管线和8万吨/日污水处理厂一座,年供电5亿度和年供汽1600万GJ的热电厂两座。生态周村、绿色周村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全年良好以上天气达到310多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9%,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5.3平方米,是省级园林城市和全省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县。

社会和谐繁荣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家,国家级2家,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目前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成人终身教育的教育体系,教育工作首批跨入全国“两基”先进区县行列。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先后荣获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区、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等荣誉称号,连续六届荣获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区,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实现“五连冠”。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周村区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潮,加快建设繁荣周村、文明周村、和谐周村。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6%、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每年保持90亿元以上的投入强度;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全部人口,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和实惠。为实现上述目标,周村区将围绕打造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突出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招商引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加快绿色周村、生态周村建设,打造“淄博后花园”;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资源集约化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文明周村、平安周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农业经济

周村区现有农业人口12.5万人,耕地面积15.67万亩,林地面积3086公顷,森林覆盖面积21.5%。近几年来,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周村区加速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精心培育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和旅游农业,全区建成了一批种植、养殖基地,苗木花卉、特色蔬菜、优质畜禽、特色养殖、农业旅游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农产品安全水平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农业增加值6.74亿元,肉牛存栏量3600头,猪存栏量53100头,全区肉、奶、蛋总产量分别15330吨、17780吨、7941吨。

——苗木花卉产业。全区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温室大棚面积3.5万平方米,年交易量1000余万株(盆),销售收入3300余万元,带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500余人,初步形成了以绿化苗木为重点,集花卉苗木科研、生产、销售和园林工程设计、施工、管护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畜牧业。先后建设了萌山牧业1000头肉牛基地、大有公司万头良种猪基地、苏孔奶牛基地、豪艺生态养猪基地等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龙头基地,全区规模化饲养水平达到90%以上。

——绿色蔬菜。突出特色优势,坚持“一镇一品”,建设了南郊苦菊芹菜、萌水秸秆养藕、王村双孢菇、北郊西红柿和速生叶菜六大基地。

——生态农业。全区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2170个,相继建成淄博大有、萌山牧业、周北牧业、世纪养猪等4个1000m3大型沼气工程,日可处理1.5万头猪、2000头牛产生的粪便80吨、冲洗废水320吨,每年可为农民提供12万吨固体和液体有机肥。我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大型沼气示范工程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

全区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6家。涉农类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免检产品2个、山东名牌产品4个、山东著名商标5个。实施农业生产基地标准化管理,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13个“康得乐”牌蔬菜品种获得A级绿色食品蔬菜认证,“萌山湖”牌白莲特藕获得国家级有机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认证。

工业经济

周村

周村是全国著名的“丝绸之乡”、“纺织基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家庭手工丝织业;明清期间,纺织冶铁业进一步发展;进入20世纪,周村已成为省内的重要商埠和重要工业区;建国以来,纺织、化工、建材等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工业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目前全区工业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化工、冶金机械、新型建材、电子电器和轻工家具为主的六大行业,以宏信化工、维尔集团、恒星造纸机械、多星电器等为代表的名牌企业,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达到70%以上,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

1、企业发展情况。截至2009年底,全区共有工业企业501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74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达到130家,过5亿元的2家,过十亿元的企业2家,过二十亿元的企业1家。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7.8亿元,增长23.62%;完成工业增加值121.2亿元,增长26.17%;完成销售收入446.2亿元,增长22.69%;完成利税46.03亿元,增长32.25%。全年累计用电总量125178万度,增长10.33%,其中,工业企业用电量73552万度,增长12.61%。

2、工业产业结构情况。作为老纺织工业基地,近年来我区在巩固纺织工业地位的同时,化工、建材、冶金机械、电子电器、轻工家具等行业发展较快,形成了六大行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截至2009年,纺织丝绸、精细化工、新型建材、冶金机械、电子电器、轻工家具占全区工业的比重分别为12.44%、23.85%、17.25%、19.25%、11.68%和6.18%。

3、装备技术情况。经过多年的发展,周村区涌现出了一大批技术水平较高、产业规模具有一定影响的优势骨干产品。纺织行业拥有各类设备1.78万余台(套),其中,引进设备3870台(套),巾被年折纱10.1万吨能力。服装生产设备3470台(套);专业印染企业9户,总能力2.9亿米;牛仔布生产能力达到9000万米,服装2280万件;年产丝绸面料8000万米的能力;区内建有丝绸纺织学院一座,省级研发中心3个。化工行业主导产品有苯酐、增塑剂、顺酐、绿色制冷剂及纺织助剂,其中,苯酐具备年产17万吨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置有3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置3套;增塑剂具备年产20万吨生产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置2套;顺酐具备年产8万吨生产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置3套。

苯酐、增塑剂产能在亚洲居第三位。新型建材行业,拥有总能力82万吨薄板生产线9条,其中:总能力25万吨彩钢板生产线3条,总能力20万吨热镀锌生产线2条,总能力10万吨镀铝锌硅生产线1条,总能力12万吨镀锡生产线2条,总能力15万吨冷轧板生产线1条,并有各类彩钢瓦生产线200余条,目前已成为江北最大的轻型建材生产基地。机械行业以造纸机械及制瓶机、矿用风机等为主导产品,制瓶机械、矿用风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轻工家具行业以钨钼材料、焊接材料和软体家具为主导产品,钼丝生产能力达到年产15亿米,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5%。钼坯条年生产能力达到300吨,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拥有15条焊条和焊丝生产线,生产能力分别达到5万吨和1万吨。软体家具行业拥有全国行业主任单位山东凤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福王”家具等骨干企业,成为全省重要的软体家具生产基地。

第三产业

周村作为百年商埠和鲁中地区重要的工商业重镇,立足自身基础优势,突出商埠文化特色,重点加快发展以周村古商城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业、以309国道市场物流园区为重点的市场物流业、以中心商贸区为核心的传统服务业及新兴服务业,促进了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9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2.7亿元,同比增长12.9%,占GDP的比重为42.7%;全区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6亿元,增长35.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0%。

周村拥有优越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周村地处鲁中腹地,是连接省会经济圈和半岛城市经济圈的重要枢纽,同时也处在京沪、京福快速通道的辐射半径范围之内,西距省会济南100公里,距济南空港80公里,东至青岛280公里,到青岛海港、空港均在3小时车程范围。北到天津、北京分别为300公里、440公里,车程约为4-5小时,南到南京、上海、杭州分别为630公里、860公里、875公里,车程在7-9小时之内。境内有胶济铁路、国道309、国道205、济青高速、滨莱高速以及102、325、246三条省道,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311公里。

周村拥有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据考证,周村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鲁商发源地。自明清以来,周村就是沟通长江南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商业街(大街古商城)被专家誉为中国唯一活着的千年古商城,享誉中外的瑞蚨祥、谦祥益等中华老字号正是从这条古街走向全国。历史上中外客商云集周村,在周村留下了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活跃至今的宗教文化,彰显了周村在重商传统基础上的文化吸纳力和包容力。全区拥有商业企业近千家,从事商业的个体工商户近万户,2009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1.9亿元,同比增长18.6%。

周村拥有庞大的专业市场集群。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周村大力发展专业批发交易市场,目前全区拥有各类交易市场47处,2009年市场年交易额实现16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309国道市场物流园区年市场交易额达到120亿元。周村纺织大世界曾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专业市场、全国“双百强”专业市场;周村沙发家具市场被评为中国家具行业十强市场,其规模居全国第四、江北第二;不锈钢市场规模居全国第三、江北第一。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北方不锈钢市场、中国周村轻纺科技城,规划建设中的山东淄博国际物流港、淄博汽车文化广场具有建设规模大、规划水平高、功能配套全、辐射带动强等特点,成为周村市场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增长极。

周村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周村古商城是国家4A级景区,山东省重点旅游景点,是张艺谋名片《活着》、电视剧《大染坊》、《闯关东》、《旱码头》的重要取景地,2009年游客突破110万人次,配套的汇龙园、大街北片区旅游项目深度开发正在形成热潮。正在规划建设的萌山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依托山水旅游资源,将成为鲁中地区重要的城市休闲观光旅游的胜地。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在王村镇西铺村执教33年,期间创作了著名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书馆至今还保留有万卷楼、绰然堂等蒲松龄读书著作的遗迹。境内还有董永墓、李家疃古建筑群落等丰富的文化遗存,为周村区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周村拥有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周村烧饼具有上千年的文化传承,被评为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村烧鸡、水煎火烧、周村煮锅等,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美食。以嘉周宾馆、知味斋、福祥华、鑫三元为代表的周村餐饮企业群体,在淄博市餐饮行业有着重要影响,被誉为新派鲁菜的代表。其中,知味斋获得国家特级酒家称号,并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嘉周宾馆被授予山东省服务名牌。

中国北方不锈钢市场:中国北方不锈钢市场由无锡浦新不锈钢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市场占地440亩,总建筑规模23万平方米,总投资4.2亿元。市场以不锈钢销售、加工、仓储为主,主要建设包括不锈钢交易、仓储、物流等设施,以及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不锈钢深加工设备的加工中心、长江以北首家不锈钢电子期货交易平台,是集不锈钢销售、加工、仓储、物流、网上交易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市场园区。

市场建成后,将与309国道沿线现有的多家不锈钢市场连为一体,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进一步提升不锈钢市场的整体档次和水平,实现不锈钢产业的延伸和升级,带动周边多个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税收,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市场已有韩国浦项、无锡大明、台湾联众、太钢、宝钢、酒钢等国内知名的大型不锈钢生产销售企业入驻经营,已有3条不锈钢开平、分条生产线安装调试到位,计划今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当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实现税收超过2000万元。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预计年市场交易额将突破100亿元,拉动和周村不锈钢市场交易额超过200亿元,市场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将超过5000人。

山东周村沙发家具市场:山东·周村沙发家具市场位于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淄博市周村区,以江北地区最大的沙发家具生产基地为依托,与周村沙发材料、装饰板材及木材市场相呼应,辐射范围东至青岛、烟台,西至河南、四川,北至北京、天津、河北、内蒙、东三省,南至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广东,309国道横贯其中,济青、滨博高速公路交汇于此,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市场始建于1990年底,经过二十年来不断的扩建改造,形成了占地近600亩,经营面积50万平方米的规模,拥有精品展厅11座,棚顶式营业厅34组,单体式营业房220套。市场现有经营业户1200余家,从业人员16000余人,内设停车场15个,可容纳400余辆货车停放。

市场以沙发、家具为主,涵盖了软体家具、藤制家具、钢木家具、红木家具等百余个门类上千个品种,产品畅销长江南北20余个省市区,年成交额40亿元,是江北最大的沙发家具专业批发市场之一。

市场内有淄博国际会展中心、凤阳家具城、明珠家居广场、胜利家居广场等大型交易展馆,配备有专业保安、保洁、物流配送队伍,全数字化监控,拥有全友、好风景、金虎、观庄等国内知名品牌和凤阳、蓝天、福王等本地品牌,是鲁中地区最大的沙发家具批发零售基地。

中国·周村轻纺科技城:中国·周村轻纺科技城由山东世纪德润置业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占地240亩,总投资4.5亿元,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占地180亩,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计划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该市场借鉴了国内最先进的专业市场设计理念,突出专业性,强调功能化,独立设计交易区、加工区、仓储区、物流区、商务区和生活区等专业区域。

项目建成启用后,可容纳经营业户3000户,吸引500余家纺织经营企业入驻,安置劳动就业4万余人,年可实现交易额50亿元,利税5亿元,将成为集产品交易、电子商务、会展科研、仓储物流、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形成“南柯桥、北周村”的全国纺织批发交易新格局。区政府为中国·周村轻纺科技城专门制定出台了特殊优惠政策,有效促进了市场招商,目前签约入驻业户已超过1000户。

周村纺织大世界:周村纺织大世界位于淄博市周村城区中心,是鲁中地区一处以纺织品批发为主的大型专业市场。市场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名列山东十大专业市场第3位,全国“双百强”大市场第20位,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经过对市场进行提升改造,引入窗帘大户等措施,使市场出现了“二次腾飞”。该市场已成为江北最大的窗帘布专业市场。2009年市场业户达745户,从业人员3000余人,其中经营窗帘的业户237户。产品主要来自浙江柯桥、广东广州,销往山东全省及河南、河北等地,年成交额近20亿元,占整个市场成交额的70%左右,该市场目前年交易额仍保持在30亿元左右。

经济

农业

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粮食总产连年稳定增长。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累计发放补贴资金9624万元。投资3.34亿元开工建设21个都市农业重点项目,新增苗木花卉5000亩,发展绿色蔬菜3万亩,新建改建规模化养殖小区36个,高产高效农业占比达86.3%。累计投资3.6亿元实施“三山一河”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张周路万亩园林园艺园等5个园区被列为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推行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美国白蛾得到有效防控。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丁家等4座水库除险加固,发展节水灌溉1.5万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89万亩。(截至2011年底)

工业

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宏信、凤阳、兰雁、催化剂、三金、西铁城精机、华安、赫达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山耐集团在周村区组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双双突破600亿元。三十强工业企业纳税占全区税收总额的35%,华安公司纳税突破1亿元,成为我区首家纳税过亿元企业。加快工业技改步伐,开工建设西铁城精密数控机床、宏信化工集中区、科明LED照明产业园、华安新型高效绿色制冷剂、凤阳高档装饰板、催化剂裂化催化剂等过千万元项目783个,累计完成投资268.5亿元。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建院士工作站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5家

。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3.2%。对外合作实现新突破,西铁城精机中国总部落户周村区,三金公司与瑞士布赫集团成功合作,兰雁集团在国外投资办厂。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2个,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达到60个,居全市前列。企业股权交易取得新进展,金鲁生物科技等4家企业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交易。(截至2011年底)

服务业

服务业规模层次显著提升。鲁中商贸物流集中园区加速崛起,轻纺科技城、北方不锈钢市场、福王红木博物馆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用,齐鲁CX汽车文化广场等一批项目加速建设。沙发家具、不锈钢、汽车、纺织品四大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超过165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成立小额贷款和融资性担保公司。举全区之力加快古商城保护开发,投资5.5亿元提升核心景区、改造汇龙街片区,景区形象显著提升,累计接待游客5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14亿元,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截至2011年底)

人文资源

周村人文资源丰富,清代著名小说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曾在王村镇西铺村教书著书33年,《聊斋志异》就诞生于周村。曾在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大染坊》的故事发生在周村、《闯关东》在此取景拍摄,反映周村商业发展史的电视连续剧《旱码头》在央视成功播出。

历史名人

周村

1、韩源 周村韩家窝(阿)村人 太仆寺卿管少卿事 [2]

2、韩萃善,周村韩家窝(阿)村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 考中进士,授官常州府推官;

3、韩取善,周村韩家窝(阿)村人(万历五年,1577年)又考中进士,任工部主事。山西按察司分巡冀北道按察使

4、刘一相(1542—1624),行二,字维衡,号静所,又号顷阳。周村太和庄人.明隆庆四年(1570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为第七名,到万历五年(1577年)进京会试,高中进士也是第七名。迁为陕西按察院司佥事,分巡陇右道。

5、刘鸿训(1565~1634)字默承,号青岳,周村区太和庄人,刘一相之子。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1628年(明崇祯元年),奉旨还朝,官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预处理国家大事。

6、李化熙(1593—1669),字五弦,号长白小樵,祖籍山西孟县。明崇祯七年进士,明朝时先后任河州府推官、河间府推官、天津兵备道、四川巡抚、山西巡抚、三边总督等职。投降了清朝,先任工部侍郎,到刑部尚书,并加太子太保。

7、李维梓,山东长山县人(今淄博周村人),清乾隆年间人,乾隆二十年以宁武府同知署州事。历任山西汾州府同知(正五品)、宁武府知府(从四品)、署雁平兵备道,著《宁武府志》,李化熙侄,女婿博山兵部职方司主事蒋天钧之弟蒋天锦。

8、毕自严(1569—1638)字景曾,号白阳,王村镇西铺村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中举,明万历二十年中进士明崇祯元年(1628),任户部尚书,明崇祯二年,被授为太子太保。后举为吏部尚书,但未就任。

9、毕自肃(生卒年月不详)字范九,号冲阳,王村镇人。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中举,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1627年(明熹宗丁卯年),因宁锦之战有功加封太仆寺少卿。1628年(明崇祯元年),又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负责巡抚关宁。

10、毕际有(生卒年月不详),字载绩,王村镇西铺村人。1645年(清顺治二年)中拨贡.晋升为江南通州牧。

11、毕道远(1810—1889)字中任,号东河,王村镇万家庄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广西乡试正考官、礼部侍郎、兵部左右侍郎、户部左右侍郎、仓场总督、都察院左都御史、礼部尚书等职。

12、曲迁乔(生卒年月不详),号带溪,周村人。1577年(明万历丁丑年)中进士,授沁水县知县。经御史台推荐被提拔为工科给事中,参淮扬布政使、河南按察使、广西任右布政使、顺天府尹、终通政使司通政使。

13、史永安,明末周村塘坞村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被皇帝授翰林院庶吉士、监察御史任为贵州巡抚,被晋升为太仆寺少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晋升为兵部右侍郎等职。

14、王斐,周村人,清顺治年间任寿州知州,被赐予荣禄大夫,河北总兵衔。

15、王重明,明末周村人,曾任明山西沁州同知,王应统曾祖父,赐予荣禄大夫、河北总兵衔。

16、王应统(1664—1715),字绪光,号敏斋,祖籍山东长山县,出身书香门第。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年)武状元,初授山西中路利民参将,为山东总河中军副将,历任江南总漕中军副将、文登副将、升创业河北总兵、镇守怀庆。

17、徐文骧,字子云,清代山东周村南边家胡同人,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

18、焦云龙(1840—1901)字雨田,今南郊镇丁家庄(周村贾黄乡丁家庄人)人。清同治十三年进士,历任陕西省三原、安康、富平、长安、咸宁等县知事,绥德、商州知州,潼关厅同知等职。

19、袁承约,山东长山县(今周村)人,原任礼部司务候补主事(正六品)。女婿蒋天珍大理寺评事(正七品)加四级,诰封奉政大夫(正五品)。

20、袁守伸,山东长山县(今周村)人,通政司知事(正七品)。女婿蒋方岐系大理寺评事(正七品)加四级,诰封奉政大夫(正五品)蒋天珍之子。

21、袁守伟,山东长山县(今周村)人侯选通政司知事(正七品)。女婿蒋桄岐,侯选教谕例授修职郎,系大理寺评事(正七品)加四级,诰封奉政大夫(正五品)蒋天珍之子。

22、袁琅,山东长山县人,原任直隶石景山同知(正五品)。女婿蒋心淳,举人,系博山大理寺评事(正七品)加四级,诰封奉政大夫(正五品),蒋天珍之孙。

23、孙灵晖,北齐武强县(周村)人,学识渊博,精通儒术,历任冀州刺史、员外将军、太学博士、北徐州刺史、潼郡太守。天统年间任国子博士,负责教授南阳王高绰经书,后一直辅佐南阳王,被封为“三品王师”。高绰任大将军后,孙灵晖以王师名义领大将军司马衔,一直到北齐灭亡。

24、姜遵,北宋初期长山县孙家庄(周村)人,进士。先任蓬莱尉、登州司理、参军、开封府右军巡判官等职,剖难断疑,平反冤狱,深得民心。后进京任太学博士、殿中侍御史、京东转运史、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去世后追赠吏部侍郎。

25、李斯佺,字松客,山东周村人,祖父是清初赫赫有名的刑部尚书李化熙。他善于体恤下情,办事公道,光明磊落,被提升为四川茂州知州,以政务清明著称,调入京城为户部员外郎,不久升任刑部郎中,后又被任命为云南大理府知府。期满补福建建宁知府,因为其兄在福建任巡抚,需要回避,改任两淮盐运使。这时候,与江宁织造曹寅既是同事,又与他们全家结成了好友。

旅游开发

近年来,周村区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原则,对周村古商城集中实施了保护性开发,恢复开放了大染坊、瑞蚨祥、周村烧饼等“老字号”旧址,再现了古商城历史原貌和独特历史文脉,初步形成了鲁商发源地、影视拍摄基地和民俗文化旅游三大文化旅游品牌,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文化风景旅游区、全省最具竞争力旅游景区,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特别是随着总投资5亿元的汇龙街片区建成投用,景区形成了“古街新园相融,东街西市抱湖”的独特架构,进一步丰富了景区内涵。周村丝绸文化渊源流长,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源头之一,有“丝绸之乡”的美誉。

参考资料

1.周村古城 一条古街带您穿越历史·鲁网综合

2.平谷周村历史·历史新知网

本文地址:https://www.qiuzhishu.com/zhishi/10041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qiuzhi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