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石(钢硬的晶状体石材)

2023-06-03 18:07 

花岗石钢硬的晶状体石材

花岗石是一种由火山爆发的熔岩在受到相当的压力的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岩浆不喷出地面,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构造岩,是一种深成酸性火成岩,属于岩浆岩(火成岩)。花岗石以石英、长石和云母为主要成分。其中长石含量为40%-60%,石英含量为20%-40%,其颜色决定于所含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岩质坚硬密实。

中文名

花岗石

外文名

granite

多孔性/渗透性:花岗岩的物理渗透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0.2%-4%之间。

热稳定性:花岗岩具有高强度的耐热稳定性,它不会因为外界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花岗岩因其密度很高而不会因温度及空气成份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花岗岩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因此很广泛的被运用在储备化学腐蚀品上。

延展性:花岗岩的延展系数范围很大。

颜色:花岗岩的颜色及材质都是高度一致的。

硬度:花岗岩是最硬的建筑材料,也由于它的超强硬度而使它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成份:花岗岩主要由石英及正长石及微斜长石组成,最原始的花岗岩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给成:长石石英黑云母。各成份所占的比例一般由颜色及材质决定,但一般是长石所占的比例是65%-90%石英10%-60%黑云母10%-15%。

分类

花岗石

花岗石由于成分形成复杂形成条件多样,所以种类繁多,有多种的分类方式。

按所含矿物种类分

分为黑色花岗石、白云母花岗岩、角闪花岗石、二云母花岗石等;

按结构构造分

可分为细粒花岗石、中粒花岗石、粗粒花岗石、斑状花岗石、似斑状花岗石、晶洞花岗石及片麻状花岗石等;

按所含副矿物分

可分为含锡石花岗石、含铌铁矿花岗石、含铍花岗石、锂云母花岗石、电气石花岗石等。常见长石化、云英岩化、电气石化等自变质作用。

特点

花岗石

花岗岩结构致密,抗压强度高,吸水率低,表面硬度大,化学稳定性好,耐久性强,但耐火性差。

花岗石呈细粒、中粒、粗粒的粒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其颗粒均匀细密,间隙小(孔隙度一般为0.3%~0.7%),吸水率不高(吸水率一般为0.15%~0.46%),有良好的抗冻性能。

花岗岩的硬度高,其摩氏硬度在6左右,,其密度在2.63g/cm3到2.75g/cm3之间,其压缩强度在100-300MPa,其中细粒花岗岩可高达300MPa以上,抗弯曲强度一般在10~30Mpa。花岗岩常常以岩基、岩株、岩块等形式产出,并受区域大地构造控制,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分布也比较广泛,所以开采方便,易出大料,并且其节理发育有规律,有利于开采形状规则的石料。

花岗岩成荒率高,能进行各种加工,板材可拼性良好。还有花岗岩不易风化,能用做户外装饰用石。花岗岩的质地纹路均匀,颜色虽然以淡色系为主,但也十分丰富有红色,白色,黄色,绿色,黑色,紫色,棕色,米色,兰色等等,而且其色彩相对变化不大,适合大面积的使用。

特性

花岗岩

花岗石美丽、耐久、非常坚硬。在古代,如果有了的开采、加工设备和技术,它肯定比大理石更流行。

花岗石因经常含有其它矿物质,如角闪石和云母,而呈现各种颜色,包括:褐色、绿色、红色和常见的黑色等。因为它结晶过程很慢,它的晶体象魔方一样一个个地交织在一起,所以它很坚硬。它同房子一样耐久,不掉碎屑,不易刮伤,不怕高温。不论颜色或亮光,只要有一些养护的常识,都不会褪色或变暗。他几乎不受污染,抛光后表面光泽度很高,各种天气带来的杂质几乎都不能粘附。

开采花岗石一般用钢丝绳锯法。出现了密集排眼法和火焰喷射法等新工艺。火焰喷射法开采的石块切缝整齐,不生暗伤,生产效率高。采下的石块经粗整后称为荒料,再经人工钻眼打锲或机器锯割,制得所需规格尺寸的块材、板材;用铣石机或旋床加工,成为圆柱形或弧形体;最后人工斩凿粗、细岩状纹,或用机器研磨、抛光,使表面晶莹光亮。

花岗石不污染环境。合成材料常伴有不好的甚至有毒的副产品,在建筑的使用期限内需要更换几次(每次都回有处理问题)。花岗石不需更换,因为它非常耐久。

另外,花岗石非常实用,可做成多种表面--抛光、亚光、细磨、火烧、水刀处理和喷沙。由于花岗岩中常常含有放射性物质,使用花岗岩的时候需要测量其辐射水平,再确认其使用场合。

品种

北京汉白玉大型雕塑

装饰花岗石磨光板材光亮如镜,有华丽高贵的装饰效果。常见的花岗石磨光板品种有:

红色系列

四川红、石棉红、岑溪红、虎皮红、樱桃红、平谷红、杜鹃红、玫瑰红、贵妃红、鲁青红、连州大红等。

黄红色系列

岑溪桔红、东留肉红、连州浅红、兴洋桃红、兴洋桔红、浅红小花、樱花红、珊瑚花、虎皮黄等。

花白系列

白石花、白虎涧、黑白花、芝麻白、花白、岭南花白、济南花白、四川花白等。

黑色系列

淡青黑、纯黑、芝麻黑、四川黑、烟台黑、沈阳黑、长春黑等。

青色系列

芝麻青、米易绿、细麻青、济南青、竹叶青、菊花青、青花、芦花青、南雄青、攀西兰等。

制品

石材(花岗石)结晶护理现场

天然花岗石制品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可分为:

剁斧板材

石材表面经手工剁斧加工,表面粗糙,具有规则的条状斧纹。表面质感粗犷,用于防滑地面、台阶、基座等。

机刨板材

石材表面机械刨平,表面平整,有相互平行的刨切纹,用于与剁斧板材类似用途,但表面质感比较细腻。

粗磨板材

石材表面经过粗磨,平滑无光泽,主要用于需要柔光效果的墙面、柱面、台阶、基座等。

磨光板材

石材表面经过精磨和抛光加工,表面平整光亮,花岗岩晶体结构纹理清晰,颜色绚丽多彩,用于需要高光泽平滑表面效果的墙面、地面和柱面。

应用

花岗石的用途根据晶粒大小分:晶粒细小的可加以磨光或雕琢,作为装饰板材或艺术品;中等粒度的常用于修筑桥墩、桥拱、堤坝、海港、勒脚、基础、路面等;晶粒粗大的轧制成碎石,是混凝土的优良集料。由于花岗石耐酸,还用做化工、冶金生产中的耐酸衬料和容器。

选购

1、检查所提供的石材为天然石材,其材料性能是否满足或优于天然花岗石(JB/T7974—2001)

花岗石

2、质量检测要求:外形尺寸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值长≤±1mm,宽、厚±1mm,表面平整度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值≤0.5mm,对角线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值≤0.5mm。

3、花岗石平台外观质量是否为优等品,块材的颜色、色差、花纹是否调和,均匀一致。

4、平台表面是否有缺棱、缺角、裂纹、色斑、色线、坑窝外观缺陷。

5、平台表面是否涂刷六面石材防护涂料,确保石材的防水、防污性能。

6、石材是否通过国家石材质量监测中心的有关检验,包括物理性、放射性、冻融性等、并具有关检验报告。

7、石材产地及名称。

从质量上来看,国产石材与进口石材的差距并不大,但是价格却少了许多。原因主要在于进口石材更加富于变化,更具装饰性,也就是说进口的石材铺起来要好看一些。这种工艺上的差距不是一下子就能消除的,中国各厂家都在努力缩小这个差距。在实用性上,国产石材可以说已经毫不逊色于进口石材了。

购买的时候,很多人会停留在大理石与花岗石上。在购买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厚薄要均匀,四个角要准确分明,切边要整齐,各个直角要相互对应;表面要光滑明亮,光亮在80度以上,且不要有凹坑;花纹要均匀,图案鲜明,没有杂色,色差也要一致;内部结构紧密,没有裂缝;承重厚度不能小于9~10mm。方块地板选购从表面上看要注意方块切割是否整齐,表面的光滑度、图案、颜色等。

分布

‘济南青’花岗石

中国花岗石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储量大,品种多。据调查资料统计,中国天然花岗石的花色品种100多种。建筑装饰用花岗石其花纹、色泽特征及原料产地来命名的。

其中较好的有河南僵师菊花青、雪花青、云里梅,山东济南的济南青,四川石棉的石棉,江西上高的豆绿色,广东中山的中山玉,山西灵邱的贵妃红,桔、麻点白、绿黑花、黄黑花等。花岗石取材于地下优质的岩石层,经过亿万年自然时效,形态极为稳定,不用担心因常规的温差而发生变形。花岗石平台经严格物理试验和选择的花岗石料,结晶细密,质地坚硬。由于花岗石系非金属材料,绝无磁性反应,亦无塑性变形。花岗石平台其硬度高,因此精度保持性好。由于花岗岩中常常含有放射性物质,使用花岗岩的时候需要测量其辐射水平,再确认其使用场合。

中国的花岗石资源丰富,品种繁多,自古在土木工程中大量采用。作为饰面石材的就有济南青等40余种,主要产地为:山东的泰山、崂山,陕西的华山,北京的西山以及福建南部等。

保养

花岗石

新铺设的花岗岩地面不宜做底蜡和面蜡:为何新铺设的花岗岩地面不适宜做底蜡和面蜡,我们可以把它和大理石做一个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

大理石表面不论新旧,都是由碳酸钙结晶体组成,颗粒大,因此孔隙大,即使经过细致的精心抛光,在显微镜下仍可看到凹凸不平的界面,这细微的孔隙对于落蜡来说正是优点:等涂上底蜡时,底蜡分子量小,渗透力强,再加上毛细作用,很快底蜡被吸附在大理石表面而成膜,当底蜡里的水分完全挥发后,吸附力更大,这种吸附力至关重要,它是用于抗衡因人员走动和拖动物品而施加在它表面的作用力,而不至于使蜡面脱离地面。

而对于新铺设的花岗岩地面,它主要的成分为石英、云母、长石的结晶体,密度大,硬度极高,再加上人工抛光,使得花岗岩表面几无孔隙,因此当落蜡的时候,底蜡无法渗透,无毛细作用,当然也就没有或只有很微弱的吸附力,这样的蜡面当人员在它上面行走的时候,很容易就脱落,使得落蜡工作徒劳无益。

针对这种情况,对于新铺设的花岗岩,在铺设后的半年至一年时间内,只需用喷洁保养蜡进行喷磨,以便防止污渍渗入花岗岩,并维持其表面光亮度即可。由于每天穿行的人流走向不同,力度不同,对花岗岩表面的磨损程度也不同,经过一段时间的作用。

参考资料

1.花岗石立式磨粉机·鸿程矿山磨粉机

本文地址:https://www.qiuzhishu.com/zhishi/1144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qiuzhi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