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医学院(二级学院)

2023-08-11 20:09 

厦门大学医学院二级学院

1996年10月11日,国家教委批准厦门市人民政府和厦门大学共建医学院,在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资助下,医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走出了一条有厦大特色的办学之路。二十多年来,厦大医学人秉承“仁心仁术,止于至善”的院训,以“育医学之英才,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为办学宗旨,通过整合办学资源,促进学科交叉,培养了一批批医学基础厚、临床技能实、人文素养深、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医学人才。

中文名

厦门大学医学院

外文名

School of Medicine,Xiamen University

简称

厦大医学院

创办时间

办学性质

二级学院

学校类别

医学

主管部门

厦门大学

院系设置

临床医学系、中医学系、护理学系、口腔医学系、眼视光学系等

校训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地址

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厦门大学翔安校区

历史沿革

1996年6月1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复同意进行厦门大学医学院的筹建工作。10月11日,医学院及医学院董事会成立,院址暂设于基金楼。

1997年5月13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决定厦门中山医院为医学院教学医院。

2001年1月3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同意厦门中山医院加挂厦门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牌子。

2001年6月13日,厦门市人民政府明确厦门中山医院为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2002年2月26日,教育部批准设置生物工程与中医学(5年制)本科专业。11月22日,成立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2003年2月14日,厦门眼科中心、厦门市仙岳医院成为医学院教学医院。7月,生物医学工程成为福建省一级学科硕士点。

2004年3月3日,获批设置临床医学系、预防医学系、药学系和基础医学部。7月8日,海外教育学院中医系(始建于1956年 [2] )、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抗癌研究中心划归医学院建制。

2005年1月3日,厦门市第二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市中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疾病控制中心、厦门市药品检验所、厦门市星鲨集团成为医学院教学医院或教学基地。8月23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同意将厦门中山医院作为厦门大学附属医院。

2005年11月23日,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专家组对学院全面的检查评估。

2006年4月,建立福建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2006年6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75医院成为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厦门眼科中心成为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8月21日,招收首批留学生120名(实际到位67人)。

2007年7月,成立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厦门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厦门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

2007年8月3日,李氏基金给予厦门大学1000万元新币用于医学院建设。

2009年5月15日,世界针灸会联合会在学院设立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教育基地和国际针灸水平考试分部。

2010年4月6日,厦门市第一医院成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月20日,海峡(厦门)中医药科技平台揭牌。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74医院成为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2011年4月,生物医学研究院神经退行性疾病与衰老研究中心整建制并入医学院。

2012年4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成为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

2012年8月,医学院整体搬迁翔安校区。

2012年8月,附属眼科中心眼科、心脏中心心内科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012年11月,医学院 “临床医学‘大医班’拔尖人才奖学金项目”、“临床医学贫困生助学金项目”获新加坡李氏基金专项资助,首期获捐450万元人民币。

2013年10月,通过教育部国际司组织的“在华留学生本科教育”检查认证。

2015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办学成绩

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的改革创新不断结出丰硕果实。2012年,“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获批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立项。2019年,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委员会认证。近五年来,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00多篇。毕业生就业率91.5%,就业率、就业质量稳居全校前列,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局面。

学院积极实施创建一流的方略,优化学科平台和科研创新团队,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科研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取得日益丰硕的科研成果。新设消化病学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神经科学系、血液病学系、皮肤性病学系等一批临床学系,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在2020年发布的医学院校科技量值排行中,厦大医科整体排名位居全国第35名。学院已拥有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平台。建院以来,共获得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重点国际合作交流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近600项,立项经费达3亿余元。建院以来,学院教师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福建省自然科学奖等科学奖励,以及亚太眼科学会学术成就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等各类社会力量奖励百余项。授权专利及著作权近百项。2017年,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0.5%。医学院的学术团队在《科学》、《自然》、《细胞》系列等国际顶尖科学与医学杂志频频亮剑,这标志着医学院的科研队伍已经登上了国际医学科学的舞台。

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推进与境内外知名大学开展实质性、深层次的紧密合作,拓展对外交流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渠道。学院开设的MBBS专业,目前有亚非拉等不同国家近300名在校留学生,约占厦门大学全日制在校留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中医系是我国开展海外中医教育的先行者,从1956年起,累计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2000余名中医人才。2016年,我校马来西亚分校开始招收全日制中医本科生,进一步扩大了中医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附属医院的建设是办好高等医学教育的关键和保证。二十多年来,医学院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开拓附属医院建设的新路径,以厦门为中心,辐射福州、漳州,拥有了直属附属翔安医院、附属中山医院、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附属东南医院、附属东方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成功医院、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等10家附属医院。在2020年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中,我校附属医院有16个学科进入百强。目前附属医院总床位数已达13000张,年门急诊量1000万人次,手术量26万台。一方面,附属医院为医学院学生培养提供了优质临床资源。另一方面,依托厦门大学的学科优势,附属医院形成了医教研三位一体格局,极大促进临床学科人才的引进,涌现出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特色、有亮点、先进一流的医疗技术,提高了附属医院社会服务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附属医院所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位列全省医院前列。形成了“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良好格局,极大地提升了厦门及福建的医疗卫生水平,已经成为辐射海西乃至全国的医疗重镇。

师资力量

学院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遵循“引培并重”原则,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吸引、聚集了一支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及各类省市荣誉称号获得者在内的具有竞争力的优秀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6人,教授47人,副教授41人,助理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91%,拥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教师占64%。2019年获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在站博士后26人。

此外,学院还拥有一支630余人的临床教师队伍,分布在10家附属医院,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肿瘤医学、神经科学等多个临床学科。临床教师队伍中,副教授以上职称243人,占3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3%,其中博士占52%。

科系设置

厦门大学医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系、中医学系、护理学系、眼视光学系、口腔医学系和一批临床专业科系。拥有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厦门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等国家级教学与科研平台。

合作交流

截至2013年11月,学院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和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的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aron Ciechanover教授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Bruce Beutler教授在内的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曾先后到学院讲学。学院先后主办或承办“Wnt Signaling, Organogenesis, and Stem Cells”国际会议、第一届厦门冬季学术会议等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32次。

学校领导

职务

姓名

院长

韩家淮

党委书记

张建安

党委副书记

何丽苹

党委副书记

王坤钟

副院长

李文岗

副院长

李炜

副院长

薛茂强

副院长

谢莉萍

副院长

钱林超

参考资料

1.大事记·厦门大学医学院

2.学院简介·厦门大学医学院

3.现任领导·厦门大学医学院

本文地址:https://www.qiuzhishu.com/zhishi/2165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qiuzhi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