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心螺(芋螺科芋螺属螺类)

2023-08-26 20:07 

鸡心螺芋螺科芋螺属螺类

鸡心螺(Cone Snail)又叫“芋螺”,主要生长于热带海域,一般多生活在暖海,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芋螺科,是在沿海珊瑚礁、沙滩上生活的美丽的螺类。

鸡心螺外壳前方尖瘦而后端粗大,形状像鸡的心脏或芋头。其种类很多,有不同的色彩和花纹,是一种含有剧毒的海洋生物,因为它的尖端部分隐藏着一个很小的开口,里面有毒牙,可以从这里射出毒液,足以使受伤者一命呜呼。

拉丁学名

Conus geographus

动物界

软体动物门

腹足纲

新腹足目

芋螺科

芋螺属

鸡心螺

分布区域

非洲沿岸、红海、印度、锡兰、日本及中国海南、西沙群岛等地

中文学名

鸡心螺

中文别名

芋螺

英文名

Cone Snail

形态特征

鸡心螺,为各种芋螺的泛称。腹足纲,芋螺科。壳呈圆锥形或纺锤形,螺旋部一般小而低,体螺层长而大。壳面具黄色壳皮及各种花纹和斑点,壳口狭长。厣角质,小,不能遮盖壳口。外壳前方尖瘦而后端粗大,螺体呈倒锥形,形状像鸡的心脏或芋头。  

贝壳坚固,贝壳纺锤形,壳口于近基部较近肩部宽。壳顶扁平,或有一个伸出的螺塔部,有的壳表面平滑,有的有螺旋状装饰。色彩及花纹斑斓多彩。

“鱼叉”是由其齿舌改进形成的。对于捕食软体动物来说,齿舌既起到舌头的用途,同时又是其牙齿。“鱼叉”是中空和尖利的,与齿舌的根部连接在一起。当鸡心螺发现有猎物靠近的时候,它就将长管状的的喙伸向猎物,通过肌肉的收缩,将装满毒液的“鱼叉”从喙里像子弹一样的射到猎物身上,毒液能够瞬间将小鱼麻痹,然后鸡心螺收起它的齿舌,将已被制服的猎物拖入口中。

种类

鸡心螺,又名芋螺,种类有协和芋螺、字码芋螺、百万芋螺、耸肩芋螺、哈纹芋螺、海军上将芋螺、信号芋螺、红羽芋螺、将军芋螺、鼠芋螺、美塔芋螺、焰色芋螺、紫罗兰芋螺等等。

毒液

鸡心螺的毒液中含有数百种不同的成分,而且不同种类之间的成分组成有很大的差异。这些不同的毒素被称为芋螺毒素,它包括不同的缩氨酸,以某一特定的神经通道或受体为靶位。这种毒素同时还含有镇痛成分,可以使猎物动弹不得和死亡之前变得非常平静。还有一些鸡心螺含有河豚毒素,与河豚鱼体内的神经瘫痪毒素相同,这种毒素在河豚和蓝环章鱼的体内都有。鸡心螺表面艳丽的颜色和色块儿的模式很容易吸引那些好奇心强的人将它们拾起,而悲剧就恰恰因此发生了。至今已有30多起由于鸡心螺毒液致死的事件记录。还有一种鸡心螺人们通常称其为“雪茄螺”,意思被它蛰后一般就只剩下抽支雪茄的时间来抢救了。

一只鸡心螺的毒素足以杀死10个人。它的毒素通常都是针对小鱼的,由于人类和鱼有着相似的神经系统,这使人类同样易于受到鸡心螺的侵害。试验显示:鸡心螺的受害者在死亡前,并没有什么痛苦。科学家在鸡心螺的毒素内发现了100多种化合物,其中就有阻断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使得生物体在死亡时因为神经系统无法传递信息,而没有任何感觉。 由于它的毒素注入人体内后人体不会感到疼痛(因为它麻痹了神经),所以它的毒素可以用来提取麻醉剂。

生活习性

捕食

鸡心螺

属热带地区的贝类,喜欢生活在温暖的水域中,栖息于潮间带到水深50公尺的珊瑚礁上、石砾堆下以及沙质底中。平常昼伏夜出,行动缓慢,多以肉食为主。

芋螺肉食性海洋动物,通常以海洋蠕虫类动物、小鱼、甚至其他软体动物为食。由于鸡心螺的行动相当缓慢,使得它们身体进化了带有剧毒的“鱼叉”,以此来捕捉象小鱼这样的快速游泳的猎物。

当芋螺发现有猎物靠近的时候,它就将长管状的的喙伸向猎物,通过肌肉的收缩,将装满毒液的“鱼叉”从喙里像子弹一样的射到猎物身上,毒液能够瞬间将小鱼麻痹,然后芋螺收起它的齿舌,将已被制服的猎物拖入口中。[1]

繁殖

春、夏季节为繁殖期,卵囊袋状,常附着在岩石上、每个雌体一次的产卵囊数为10-100余个。

种群分布

鸡心螺是在沿海珊瑚礁、沙滩上生活的美丽的螺类,贝壳前方尖瘦而后端粗大,形状像鸡的心脏或芋头。鸡心螺的种类很多,贝壳有不同的色彩和花纹。一般多生活在暖海。我国福建、广东沿岸以及台湾省和南海诸岛的珊瑚礁中都有分布。国外分布在非洲沿岸、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及日本等。可供观赏。

参考资料

1.自然界十大最毒动物:美丽外表下的致命诱惑·中国青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qiuzhishu.com/zhishi/23755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qiuzhi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