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汉语词汇)

2023-08-31 05:01 

风马汉语词汇

风马,读音为fēngmǎ,汉语词语,意思是指风,亦指疾驰如风的马等。

中文名

风马

拼音

fēng mǎ

词性

名词、动词

注音

ㄈㄥ ㄇㄚˇ

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1、疾驰如风的马。

2、风、马。

3、犹言风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的事物。[1]

4、风马旗。藏传佛教艺术,又称为嘛呢旗、祈祷幡等,或音译为隆达、龙达,是指在藏传佛教地区的祈祷石或寺院顶上、敖包顶上经常竖立着以各色布条写上六字真言等经咒,捆扎成串,用木棍竖立起来的旗子。

5、《火影忍者》中的一个小家族,出场人:阿兰,山椒鱼等。

6、风马:起源于一种原始的祭祀文化,是由对动物魂灵的崇拜而来。最初风马是指直接将羊毛系挂于树枝草丛之上,如今在大大小小的藏族玛尼堆上仍可看到牛羊头颅等物,这些就是风马的表现形式。

引证解释

唐·杜甫《朝享太庙赋》:“园陵动色,跃在藻之泉鱼;弓剑皆鸣,汗铸金之风马。”

指风。宋·薛季先《吴江放船至枫桥湾》诗:“风马座中生,天幕波中出。”

挂在檐间的铁马。风吹相击发声。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甚飞丝缱的阳神动,弄悠扬风马叮咚。”明·王錂《春芜记·候约》:“重檐风马催愁起,影彻孤帏思转迷。”清·惜秋旅生《维新梦·写本》:“看一派冰蟾泻冷,听几番风马敲凉。”

唐·刘知几《史通·断限》:“其于曹氏也,非唯理异犬牙,固亦事同风马。”参见“风马牛不相及”。

相关概念

风马,藏语称为“隆达”,“隆”意为风,“达”意为马。风马旗亦称为“风马经幡”。“风马”的确切意思是:“风是传播、运送印在经幡上的经文远行的工具和手段,是传播运送经文的一种无形的马,马即是风。”

藏民族认为雪域藏地的崇山峻岭、大江莽原的守护神是天上的赞神和地上的年神,他们经常骑着风马在雪山、森林、草原、峡谷中巡视,保护雪域部落的安宁祥和,抵御魔怪和邪恶的入侵。这种意识是用经幡上印有一匹背驮象征福禄寿财兴旺的“诺布末巴”(圆锥形火焰图案)行走的马,以及印在经幡上的咒语、经文或祈愿文的图像来表达的。

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一个藏族僧人在印度取得真经,回来的路上过河时把经书弄湿了,他把经书全摊开凉晒,自己坐在一棵大树下打坐入定。突然间,天地响起法锣、法号,阵阵梵音回荡,微风拂面,天宇盘旋。僧人感觉浑身通泰,大彻大悟。他微微睁开眼睛,原来一阵风起,刮得经书满天满地满河面。据说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僧人的顿悟和颂扬佛经,就把经书印在布上,直接挂于天地之间。

故而风马旗成为藏族民间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亦是藏族苯教与藏传佛教互相融合后文化精神的外化象征。但最初,它并不是寄托藏人祭祀神灵、祈祥祛难的心愿的,而是军队的标志。根据才情横溢的根敦群佩着作《白史》称:大部分臣民皆为游牧,每户门上都立一根旗矛,这是藏族独有的习俗。此亦最早是军户的标识,后演变成为一种宗教习俗行为。哪怕是一户也要在门上插经幡,一直保持到现在。

参考资料

1.风马·字博缘文学网

本文地址:https://www.qiuzhishu.com/zhishi/2441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qiuzhi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