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浙江义乌市辖镇)

2023-09-01 11:02 

佛堂浙江义乌市辖镇

佛堂是义乌历史悠久的名镇。1931年杭江铁路通车前,佛堂镇凭借义乌江水运优势成为本地经济、交通中心,有“小兰溪”的美誉。佛堂镇为义乌市第一大镇,义乌市佛堂镇为中国级历史文化名镇。建国前,义乌江是义乌东、西、南各乡的水运要道。上溯可达东阳的巍山,下行可达金华、兰溪、杭州、衢县、常山,直至安徽屯溪。可通竹筏和3至5吨的木帆船。佛堂镇是当时主要的水运码头,因而带来了航运业、商业、服务业的繁荣。

中文名

佛堂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

地理位置

义乌南部

邮政区码

322002

拼音

fó táng

简介

《(嘉庆)义乌县志》中,记述佛堂的条目有6条之多。如佛堂镇、佛堂市、佛堂街、佛堂埠、上佛堂、下佛堂等。在佛堂镇条目下,有“南负云黄(山)、北临大溪(江),跨以浮梁(桥),船只泊岸如蚁附”的记载。清乾隆时义乌知县杨春畅在《万善桥记》中写佛堂镇是“四方辐辏,服贾牵车,交通邻邑”。足见佛堂镇在220多年前已负有盛名。到清末民初时期,佛堂已成为“浙东四大重镇”之一。

来历

佛堂镇的来历,有着神奇的传说。据《傅大士文集*嵩头陀传》和《(嘉庆)义乌县志》记载,相传在南北朝时,天竺国有位嵩头陀,名字叫达摩的,在南朝梁代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到了乌伤,居住在香山的岩谷丛林中。后来,达摩云游到松峭山,与梁朝侍郎乌伤人楼偃相遇,两人志趣相近,谈得很投机,达摩就邀请楼偃次年回乌伤募建香山寺,楼偃欣然应允。

寺建成后,达摩就成了寺中的方丈。梁代普通二年(公元521年)3月14日,达摩到附近村庄参加斋会,斋会结束后,达摩就不肯回寺,众人苦苦相留,达摩说:“贫僧缘会而来,缘尽而去。”众人见达摩去意已决,只得挥泪送别。达摩向南而去,到了金山。当时,由于连日暴雨,江水猛涨,有的堤岸已冲开缺口,洪水无情地淹没了田野,地势低洼的村庄也浸在水中,村民有的爬在屋顶,有的爬在树上,有的已被洪水冲走,在水中挣扎,情况十分危急。

江上虽有几只木船,面对惊涛骇浪,都泊在堤岸边,畏缩不前。达摩是一位高僧,神通广大,面对此情此景,口念咒语,把随身携带的铁鱼磬(一种用铁制成,形如鱼的法器)抛入空中,只见铁鱼磬放出万道光芒,变成一只木船飘入江中。达摩又伸手一指,木船就向被洪水围困的百姓快速驶去,船在汹涌的波涛中,迂回曲折,直至把所有受难的百姓全部救起送到堤岸上,达摩托车才收回铁鱼磬,并把一把雨伞放在水上,自己坐在伞上飘流过江,到稽亭塘点化傅翕(即后来的傅大士)去了。

为了感谢达摩救人的大恩大德,老百姓建了一座渡磬寺,供人们顶礼膜拜。寺中有一楹联:“佛光透彩传万代,堂烛生辉照四方。”人们就以上下联的第一字,取地名为“佛堂”,而渡磬寺又称古佛堂。佛堂人民十分珍惜这座古寺,几经修缮,几经重建,渡磬寺至今仍完好保留在镇西。

现状

佛堂镇现为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之一。全镇区域面积134.1平方公里,辖106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户籍人口8.15万,常住人口18.55万,建成区常住人口集聚率68.15%。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01.47亿元,财政总收入5.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51元。

佛堂镇是义乌市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副中心,义西南经济、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处在义乌“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义西南“一翼”的西北位置,是义西南产业带的重要产业组团。六大交通干线纵横成网(杭金衢、金丽温、03省道、涌金、金义东快速通道,浙赣线),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佛堂亦为农业大镇,佛堂镇大力发展效益农业、设施农业、都市农业,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三年来,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目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粮食功能区建设,在建成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启动面积2万亩的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项目,形成义红果蔗、正红富硒葡萄等一批省级名牌;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金华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义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7家;扎实推进土地流转,全镇农村土地集中流转率达62.15%,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佛堂镇商业繁荣,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区域商贸业资源洼地逐渐形成,建有大型商贸中心4个,年总营业额达5700万元,1000米以上商业街6条,综合性集贸市场2家,随着人流、物流、现金流的集聚,也吸引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在佛堂设立了营业网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佛堂镇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健全,交通、供水、供电、排污、公交、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完备,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佛堂镇总体规划(2009-2020)》、《佛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佛堂镇城市道路网专项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相继通过论证和批准,明确了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28.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26万的发展目标,拉开了“五纵三横一环十三连”的城市骨架路网。

三年来,供水排污管网、农村联网公路、消防大楼等基础设施逐步建成投用,建有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各1座,日供水和处理污水分别为6万吨和4万吨,垃圾处理站6个,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教育文化卫生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二中、三小相继建成,镇幼顺利开工建设,大成中学扩建工程有序推进,中心卫生院、敬老院完成改造,双林、工业功能区、田心垃圾中转站建成投用,养老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积极筹建;人才高地建设有效开展,总投资近3亿元的创新基地一期研发大楼即将结顶;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安居工程、道院山生态园、乌皮塘生态景观公园、恐龙蛋遗址公园等一系列城市配套项目顺利实施,佛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日益美化,一个规划有序、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型城市雏形基本形成。

佛堂镇自2009年2月启动扩权强镇改革以来,全面承接市里下放的村庄建设规划审批、婚姻登记等112项县级社会事业管理权限,并落实到镇365便民服务中心窗口统一办理,方便了群众办事,畅通了办事渠道,缩减了办事时间,降低了办事成本。截至2011年底,共受理扩权事项办件13097件,办结率达100%,无逾期和差错件,有效方便了群众。

作为省“小城市培育”试点,佛堂将紧紧围绕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文化旅游工艺品生产基地、义乌国际商贸城副中心——三大功能定位,着力实施“中心提升、两翼强化、南北接轨、跨江发展”的空间战略,加快拓展佛堂城市发展空间,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

古镇开发

古镇区内拥有数百幢明清建筑,白墙青瓦,典雅清秀,独树一帜,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建筑、绘画、雕刻”三位一体的中国建筑特点。佛堂老街总长2000余米,由“直街、商会街、盐埠头横街、浮桥头横街”和东西两条“副街”组成;其建筑年代和风格大多为明清、民初时期。

佛堂镇坚持把古镇保护开发作为佛堂第三产业发展的亮点,通过努力,完成了老街地下管线预埋、鹅卵石路面恢复、古码头重建及古建筑外立面整饬等工程,启动了古民居苑古建筑迁建保护一期工程,古镇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此基础上,佛堂镇十分注重培育文化旅游产业,一方面,通过邀请文化领域领军企业前来考察、举办手工艺原创产品研讨会等方式,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另一方面,依托浙江佛堂“十月十”民俗文化节平台,采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带动佛堂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其他

佛堂:Buddhist Prayer Room;Chapel;

持佛堂:jibutsud;jibutsudō

千佛堂:Hall of Thousand Buddhas

佛堂洲:Junk Island

三楼佛堂:Buddha Hall

九佛堂组:Jiufotang Formation;Aptian;Jiufotang Formtion

参考资料

1.佛堂镇历史·历史新知

本文地址:https://www.qiuzhishu.com/zhishi/24609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qiuzhi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