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汉开书院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答案)

2023-04-01 12:04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汉开书院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分)紫外线灯作为杀菌利器,被大量安装在医院和幼儿园中,下列有关紫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主要来源,过量照射紫外线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B.验钞机验钞时的紫光就是紫外线
C.疫情期间使用的无接触测温仪,是利用红外线进行测温的
D.紫外线可用于遥感,电视机遥控器依靠的就是紫外线
2.(2分)如图所示,冬天的早晨,树叶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粉”,“粉”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凝华 C.液化 D.升华
3.(2分)医生在诊病时使用的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声音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4.(2分)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B范围A的外侧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的外侧温度会升得更高
D.该实验证明了太阳光是单色光
5.(2分)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式拉开大幕,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分析正确的是(  )
A.“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6.(2分)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学”字,把它拿到暗室,只用绿光照,则看到(  )
A.白色的纸,红色的字 B.绿色的纸,黑色的字
C.绿色的纸,黄色的字 D.白色的纸,黄色的字
7.(2分)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的房间内,冰将继续熔化
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凝华现象
C.烧水时,壶嘴处的“白气”是壶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汽化吸热
8.(2分)许多房间都有如图所示的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
B.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外表面
C.甲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
D.甲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
9.(2分)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扬州市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10.(2分)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1.(2分)如图所示的雷雨天,电闪雷鸣,关于其中物理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雷声是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
B.捂上耳朵听到雷声变小,这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C.我们听到的雷声不属于次声波
D.若看到闪电后4s听到雷声,则闪电发生处距观察者约是680m
12.(2分)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3.(2分)太阳光谱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部分。人们对不可见光的利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医院中经常会利用   来消毒杀菌;家里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   来工作的。
14.(6分)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人人有责。
15.(2分)北方冰雪灾害中,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的积雪熔化,往路面上撒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雪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雪的   ,冰雪在熔化过程中会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6.(2分)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夜间温度低,使空气中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雪后天晴,由于雪熔化   (选填“吸热”或“放热”)而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17.(2分)用久的钨灯丝会变细,是因为钨灯丝    为钨蒸气,产生的钨蒸气遇到灯泡壁后又    使灯泡壁变黑。(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8.(2分)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目的之一是减少水果中水分的   。夏天,小明在户外游泳池游泳,当他上岸后感觉很冷,一阵哆嗦,其原因是   。
19.(2分)如果蜻蜓的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84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20.(2分)城市道路路两旁的隔声板是从阻断噪声的    来控制噪声的;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是从防止噪声的    来控制噪声的。
21.(2分)如图所示烧瓶中盛的是刚停止沸腾的水,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少量冷水,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这说明    降低时,液体的沸点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2.(2分)自然界中的“冰”和“霜”都是水的固态形式,但“冰”是无色透明的,而“霜”是白色的。原因是它们的成因不同,“冰”是    而成的,“霜”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
23.(1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写优美动听旋律的诗句,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说明的是回声现象。古代人民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的到来,他们这是应用了    的知识。
24.(2分)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要素有    、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评估,在探究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交流与合作。
25.(3分)如图是某物质熔化过程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它的熔点是    ℃。其中CD段表示该物质是    (选填“固”、“液”或“气”)态。这种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6.(2分)如图是一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它的测温原理是利用   使感温液体积发生变化来显示温度的,它的示数为   。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
27.(2分)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中画出响度是原来的一半,音调不变的声音波形图。
28.(2分)如表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数据,请在图中完善坐标并描点,用平滑线连接作出温度随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8 99
29.(2分)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照射到白屏上,请在图中用大致画出紫光的位置。
30.(2分)用一酒精灯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水的质量,请在图甲中大致画出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b。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36分)
31.(6分)碘锤装置是在密封的玻璃管内装入少量固态碘。
(1)小丽同学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如图甲。玻璃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玻璃管。下列生活实例与此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B.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就不见了
(2)小勇同学认为按照图乙的方法加热碘锤,实验现象更明显。小丽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的外焰温度可以达到400℃以上。小丽认为,如果按照图乙的方法加热碘锤,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并且    。
(3)将甲图中的碘锤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玻璃管中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固态的碘,这个过程碘蒸气需要    热量。
32.(6分)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探究实验装置。
(1)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的水量会减少,这是由于水    (物态变化名)造成的,属    (吸/放)热过程。
(2)继续加热,在烧瓶口会冒出许多“白气”,“白气”是由    (空气中原有/烧水产生)的水蒸气发生    (物态变化名)形成的。
(3)实验发现在金属盘底部会出现水滴﹣﹣﹣类似于大自然中“雨”的形成过程,出现水滴的物态变化过程需要    (吸/放)热,为了实验效果明显,让“雨”下得更大一些,现有热水、冰块,则可在金属盘内加    。
33.(8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如图甲所示,实验时采用“水浴法”的目的是使固体   ,实验时要选用   (选填“较大颗粒”或“较小颗粒”)的固体。
(2)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根据温度计的示数与时间的关系,绘制了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此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需要   min。
(3)晶体熔化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其中   读数方法是正确的,此晶体的熔点是   ℃。
(4)如果在标准气压下,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丁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冰的温度是   ℃,试管中的冰   (选填“会”或“不会”)熔化。
34.(7分)如图是小雪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小雪的实验装置图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   。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3)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   。
A.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B.出现水的沸腾现象
(4)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体积在上升过程中   (选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5)a、b两个实验小组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做此实验,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两小组所用水的   不同。
(6)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本次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应选用的测温物质为   。
(7)小雪回家后看见妈妈正在炖汤,汤沸腾后妈妈将火调小,汤仍然沸腾,小雪又将火调到最小,这时显然还在加热,汤却不沸腾了,你认为汤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
35.(4分)有关声音的实验:
(1)如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    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
(2)如图乙,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    (选填“强”、“弱”或“不变”),进一步推理说明    不能传播声音;
(3)如图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钢尺探出桌面相同长度的情况下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逐渐增大钢尺探出桌面的长度,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观察比较发现钢尺的振动变    了(选填“快”或“慢”)。
36.(5分)投掷实心球是盐城市中考体育选考项目之一。小明同学在选定该项目后思考:实心球投掷的远近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1)这属于实验探究的    环节,体育课上,小明同学观察了其他同学的投掷情况后,发现个子较高的同学明显要比个子较矮的同学投掷得更远一些,因此,她认为实心球抛出点的高度可能会影响投掷距离,经过思考,她提出了以下猜想:实心球投掷距离可能跟实心球的质量、抛出速度、抛出角度有关;
(2)小明选取了质量为2kg的中考体育标准用球,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进行了多次实验:
实验序号 I 2 3 4 5 6 7 8 9
抛出速度 快速 中速 慢速 快速 中速 慢速 快速 中速 慢速
抛出角度 30° 45° 60°
抛掷距离/m 8.7 7.7 5.9 9.8 8.9 6.7 8.5 7.4 5.3
①投掷实心球时,预摆一般是一至二次,预摆是为了增大球离手时的速度。实验数据如表:
②分析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实心球,在    不变时,随着实心球抛出角度的增大,投掷的距离    ;
(3)根据以上实验,小明为了提高自己投掷实心球的成绩,他应选择角度    ,并以较大的
   投掷。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汉开书院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解答】解:A、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主要来源,过量照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故A错误;
B、验钞机验钞时的紫光并不是紫外线,因为紫外线人眼看不见,故B错误;
C、疫情期间使用的无接触测温仪,是利用红外线进行测温的,故C正确;
D、红外线可用于遥感,电视机遥控器依靠的就是红外线,故D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冬天的早晨,气温非常低,树叶表面能看到白花花的“粉”,它们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故选:B。
3.【解答】解:听诊器可以有效的减小由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造成能量损耗,提高传递到医生耳朵中声音的响度。
听诊器不能改变心脏跳动的振幅,更不能改变音调和音色。
故选:D。
4.【解答】解:A、AB范围A的外侧是红外线,红外线热效应强,但不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故A错误;
B、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图中位置从A到B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AB之间为可见光,AB的外侧是不可见光,故B错误;
C、AB范围A的外侧是红外线,红外线热效应强,所以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的外侧温度会升得更高,故C正确;
D、该实验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直接变成小冰晶,这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河水结冰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
白纸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学”字,这个红字只能反射红光,把它拿到暗室,只用绿光照白纸和白纸上的红字时,看到的纸是绿色的,字是黑色的,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解答】解:A、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内,不能吸热,所以冰不会继续熔化,故A错误;
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是手上的水遇冷凝固成冰,这是凝固现象,放热,故B错误;
C、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是由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因水蒸发有致冷作用,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所以夏天洒水是利用了蒸发吸热的道理,故D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形成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温度低,屋外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外面;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温度高,是屋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内表面,故C正确;
故选:C。
9.【解答】解:A、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B、扬州市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高于30℃;
C、健康成年人的温度为37℃;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温度为23℃左右。
故选:D。
10.【解答】解: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解答】解:A、不同的云团放电时就会引起空气的剧烈振动而发出雷声,故A正确;
B、堵上耳朵听到雷声变小,这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没有阻断噪声传播,故B正确;
C、我们听到的雷声是可听声,次声波的频率低于人耳的听觉范围,人耳是听不到的,雷声不属于次声波,故C正确;
D、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雷电发生的位置距观察者的距离s=v声t=340m/s×4s=1360m;故D错误。
故选:D。
12.【解答】解:AD、经实验论证(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说明猜想错误,应修改猜想,再进行实验论证,故A错、D正确;
BC、应尊重实验结论(实验事实),猜想有可能是错误的,不能为了猜想而修改过程和实验结果,故B、C错。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3.【解答】解:医院中常用紫外线消毒杀菌。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
故答案为:紫外线;红外线。
14.【解答】解: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要不断吸收热量,才能发生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温度降低变为小水滴是液化,水蒸气温度降低直接变为小冰晶是凝华,小冰晶下落过程中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会形成雨,我国淡水资源贫乏,人均淡水量很低,所以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故答案为:吸收,汽化,液化,凝华,雨,节约用水。
15.【解答】解:坚硬的冰雪熔化,往冰雪上撒盐,使冰雪中加入杂质,降低冰雪的熔点,使冰熔化,冰雪在熔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熔点;吸收。
16.【解答】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雪后天晴,由于雪在熔化过程吸热,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故答案为:凝华;吸热。
17.【解答】解: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因为灯丝中的钨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钨蒸气遇冷的灯泡内壁,又凝华成固态附着在了灯的内壁上使灯泡壁变黑。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
18.【解答】解:(1)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减弱了水果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少了水果中水分的蒸发;
(2)小明在户外游泳池游泳,当他上岸后因皮肤上水较多,水蒸发吸热,导致皮肤的温度降低,所以感觉到冷。
故答案为:蒸发;皮肤上水较多,水蒸发吸热,导致皮肤的温度降低。
19.【解答】解:(1)蜻蜓的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84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为Hz=14Hz;
(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14Hz不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不能听到。
故答案为:14;不能。
20.【解答】解:城市道路两旁的隔声板是从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的;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是从防止噪声的产生产生来控制噪声的。
故答案为:传播;产生。
21.【解答】解:水停止沸腾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瓶内气压减小,导致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
故答案为:气压;降低。
22.【解答】解:自然界中的“冰”和“霜”都是水的固态形式;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答案为:凝固;凝华。
23.【解答】解:马蹄声通过大地传到人耳,据此可以判断有无马群的到来,是因为固体也可以传播声音。
故答案为:固体能够传声。
24.【解答】解: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制定计划、进行试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故答案为:提出问题;分析与论证。
25.【解答】解: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它的熔点是0℃;
CD段表示该晶体已经完全熔化,是液态;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
故答案为:0;液;晶体。
26.【解答】解:
(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由图可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越往右越小,是零下,则温度计的示数为﹣16℃;
故答案为: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16℃。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
27.【解答】解;由图1可知,响度是原来的一半,则振幅是原来的一半;音调不变,则频率不变,则作图如下:
28.【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和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99℃,水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依次找出不同时间对应的温度,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见上图。
29.【解答】解: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白屏上从上到下依次会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色光,故作图如下:
30.【解答】解: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所以水的沸点是不变的,但由于水的质量变大,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温度升高的比较慢,如图:

故答案为:如上图。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36分)
31.【解答】解:(1)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出现,物质从固态到气态发生的物态变化叫做升华,樟脑丸变小也是发生了从固态到气态的物态变化,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就不见了是水从液态变成了气态,这个物态变化叫汽化;
(2)碘的熔点是113.5℃,酒精灯的外焰温度可以达到400℃以上,所以按照图乙的方法加热碘,达到碘的熔点以后,先熔化后汽化;
(3)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出现固态的碘,物质从气态到固态发生的物态变化叫做凝华,需要将碘锤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说明凝华放热。
故答案为:(1)升华,A;(2)熔化,汽化;(3)凝华,放出。
32.【解答】解:(1)瓶中的水量会减少,这是由于水汽化为水蒸气,汽化过程吸热。
(2)烧瓶口会冒出许多“白气”,“白气”是由烧水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3)出现水滴的物态变化过程是液化,液化需要放热,为了实验效果明显,让“雨”下得更大一些,可在金属盘内加冰块,这样金属盘的温度会更低,水蒸气更易液化。
故答案为:(1)汽化;吸。(2)烧水产生;液化。(3)放;冰块。
33.【解答】解:(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应选用颗粒较小的冰块做实验,较小的冰块受热均匀,水浴法能使物质均匀受热,同时水的比热容较大,水升温缓慢,冰吸热过程较长,有利于观察冰块状态的变化和记录测量数据;
(2)读图可知,有一段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而且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由图知,该物质由第3min开始熔化,到第6min完全熔化完所用时间为3min;
(3)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不能俯视和仰视,故B正确;
由图可知,熔化时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熔点为48℃;
(4)如果在标准气压下,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丁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试管中冰的温度是0℃,试管中的冰不会熔化。
故答案为:(1)均匀受热;较小颗粒;(2)晶体; 3;(3)B;48; (4)0;不会。
34.【解答】解:(1)实验装置图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与容器壁接触了;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分度值为1℃,此时水的温度是96℃;
(3)若水吸收的热量等于散失的热量,则水温也不发生改变,实验过程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要观察水沸腾的现象,而不是观察温度的变化,故选B;
(4)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体积在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
(5)a、b两个实验小组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做此实验,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吸热公式Q吸=cm(t﹣t0),因水的比热容不变,当△t相同时,b的需加热时间长,则b吸收的热量多,说明实验中两小组所用水的质量不同;
(6)由图丙知,水的沸点为98℃>78°,被测水的温度大约40~98℃之间,这个温度都高于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但是高于酒精的沸点,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此温度时,酒精已经汽化成蒸气,不能完成测量;
这个温度低于水银的沸点,可以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工作,本次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应选用的测温物质为水银;
(7)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小雪将火调到最小,这时显然还在加热,汤却不沸腾了,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小于或等于散失的热量。
故答案为:
(1)温度计玻璃泡与容器壁接触了;(2)96;(3)B;(4)由小变大;(5)质量;(6)水银;(7)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小于或等于散失的热量。
35.【解答】解:
(1)正在发生的音叉会产生微小的振动,不易观察;把它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会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的现象,实际上是放大了微小的振动,便于观察;
(2)开始时,注射器内的空气稀薄,用力往外拉活塞使注射器内的空气密度变小,则音乐芯片的声音变弱,进一步推理可知,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探究过程中运用了科学推理法;
(3)在钢尺探出桌面相同长度的情况下,说明振动时频率一定,轻拨和重拨钢尺说明振动的振幅不同,则发声的响度不同;逐渐增大钢尺探出桌面的长度,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则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1)反复弹起;(2)弱;真空;(3)慢。
36.【解答】解:(1)小明同学看到投掷实心球场景后,思考:实心球投掷的远近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这属于实验探究的提出问题环节;
(2)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抛出角度和抛出速度都会影响抛出距离,同一实心球,抛出速度不变时,随着实心球抛出角度的增大,投掷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抛出角度分别为30°或45°或60°时,抛出速度越大,抛出距离越大;抛出速度相同时,45°角抛出的距离最大;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心球射出的高度越大,速度越大,射出角度为45°时,实心球被射出的距离越远。
故答案为:(1)提出问题;(2)抛出速度;先增大后减小;(3)45°;速度。
第1页(共1页)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汉开书院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答案)

本文地址:https://www.qiuzhishu.com/zhishi/4458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qiuzhi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