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3-04-02 18:04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2分)雾霾天气的“元凶”是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合    m。
2.(4分)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由青铜制成,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当用木锤敲打不同的铜钟时,会发出不同    的声音,从而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如果敲打铜钟的力度越大,发出声音的    越大(两空均填声音的特性)。
3.(4分)某湖面水深2m,在水面的正上方3m处,正好有一鱼鹰飞过,则此时鱼鹰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m,当鱼鹰冲向水面准备抓鱼时,鱼鹰在水中的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2分)如图所示为某水位监测装置原理图,由A点发出的一束方向不变的激光经过水面反射后在光屏PQ上的B点形成光斑,根据光斑的移动方向即可判断水位的变化,当光斑向右移动时,可知水位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5.(2分)如图所示,站在岸上的小明在O处看到水中A处有一条小鱼,学过物理的你应该知道鱼的实际位置并不在A处,有可能在图中的    处。(选填“B”、“C”或“D”)
6.(4分)利用体温计测量某成人的腋下体温,如图所示,则该成人的体温为    ℃,此体温说明该人    (填“正常”或“发热”)。
7.(2分)冬天的早晨,卧室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常有一层“水汽”,这是    现象。
8.(4分)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是因为下霜是一种    现象,只有当气温降到很低时才会发生,而下雪后由于积雪    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9.(2分)在建筑业经常用到一种材料,这种材料低于15℃时为固态,在15℃时开始熔化,超过40℃时完全熔化,将这种材料均匀混合到其他材料中,制成地板或墙板,用于昼夜温差变化大的地区修筑房屋,能起到一定的调节温度的作用。请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材料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0.(4分)在冬天发生强降雪天气时,由于气温低积雪很难熔化,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这种情况下常用的办法是往积雪中撒盐,这样可以降低雪的    ,加快积雪的熔化;有经验的司机在寒冷的冬天会往水箱里加入少量酒精,这样可以降低水的    ,防止水结冰冻住。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些物体不需要振动也能够发出声音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为3.0×108m/s
C.手机上的语音解锁功能利用了声音的音色
D.我们听到大象发出的“哞”的叫声实际上就是次声波
12.(3分)下列光现象中,我们看到的像为实像的是(  )
A.照镜子时看到镜子中的自己
B.晚上看见的天空中的星星
C.看电影时幕布上所成的影像
D.放大镜下观察到的蚂蚁
13.(3分)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现象明显增多,近视防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政府正在出台近视防控的相关政策来改善青少年近视。下列图形能正确解释近视形成与矫正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3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正好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 B.12cm C.15cm D.18cm
15.(3分)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措施是(  )
A.新疆吐鲁番地区为农业灌溉修建坎儿井
B.买来的蔬菜放在冰箱中保存
C.餐厅洗手池旁的自动烘手机
D.超市里新鲜水果经常套个保鲜袋
16.(3分)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晨雾的形成
B.露水的形成
C.北方树枝形成雾凇
D.北极冰山消融
17.(3分)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冰水混合物放置在温度恒为0℃的冰箱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全部结成了冰 B.冰全部化成了水
C.冰和水均无变化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18.(3分)如图所示,为海波熔化过程中记录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关于海波熔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
D.只要温度达到48℃,海波就可以熔化
19.(3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多选)20.(3分)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介质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39 ﹣17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当温度为﹣39℃时,水银一定处于液态
B.当温度为100℃时,水一定能沸腾
C.当温度为40℃时,酒精和乙醚都处于液体
D.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
三、实验题(第21题8分,第22题6分,第23题8分,共22分)
21.(8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小武同学在实验前调节了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1)实验时,小武同学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然后将蜡烛和光屏分别向两边等距离移动到如图位置时,光屏上正好成一清晰的像,则此时所成像的特点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2)将蜡烛向左移动,要想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移动,此时所成的像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特点相同;
(3)实验一段时间之后,小武发现光屏上的像并不在中央位置,如果想让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可以将光屏适当向    调节一点。
22.(6分)为了“探究萘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从萘的温度为50℃开始计时,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萘的温度如表,并同时观察萘的状态。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温度/℃ 50 70 80 80 80 80 90 100
(1)实验中,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这种方法称为“水浴法”,请说出利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    ;
(2)请结合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萘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该图象并不能准确的反映萘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原因是    。
23.(8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装置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2)为了减少水从加热至沸腾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可以    ;
(3)当实验中看到    图中的气泡出现时,说明水已经沸腾了;
(4)实验后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    。
四、作图与计算题(第24题6分,第25题6分,第26题6分,共18分)
24.(2分)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
25.(2分)画出图中光由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6.(2分)请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光线。
27.(6分)鸳鸯火锅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吃,它将同一个锅隔成相等的两半,一半加清汤,一半加红汤,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如图所示。若鸳鸯火锅两边汤的多少、初温、加热的热源均相同。(注:红汤里有较多的油,油的蒸发忽略不计)
请分析:
(1)哪一边先沸腾?
(2)请解释先沸腾的原因。
28.(6分)如图所示,小明自制一个温度计,他将一根下端带有液泡的内径均匀的玻璃管固定在刻度尺上,在1标准大气压下,当他将玻璃泡放在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静止时的位置在0cm刻度处的A点;放在沸腾的水中,液面静止时的位置在9cm刻度处的B点。则:
(1)A、B两点对应的温度分别是多少摄氏度?
(2)当温度计中的液面在5.40cm刻度处时,温度为多少?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解答】解:因为1m=106μm,所以2.5μm=2.5×10﹣6m。
故答案为:2.5×10﹣6。
2.【解答】解:编钟由一套大小不同的钟组成,质量大、体积大的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相反,质量小、体积小的容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故通过敲打可以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敲击的力度越大,钟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
3.【解答】解:一只鱼鹰距水面3m,根据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它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3m;
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当鱼鹰冲向水面准备抓鱼时,鱼鹰在水中的像不变。
故答案为:3;不变。
4.【解答】解:先通过水面作出发光点A的对称点A′,连接A′B交平面镜于点O(O为入射点),连接AO,则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
若光斑B向右移动,移动到E点,如下图所示:则说明水位下降。
故答案为:下降。
5.【解答】解:鱼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鱼”位置升高了,鱼实际位置并不在A处,应在其下方,由图知,应在C处。
故答案为:C。
6.【解答】解: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则该成人的体温为38.5℃;
由于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38.5℃>37℃,则此体温说明该人发热。
故答案为:38.5;发热。
7.【解答】解: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水,就是我们看到的“水汽”。
故答案为:液化。
8.【解答】解:天气特别冷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属于凝华现象;
当温度升高时,雪会由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的是熔化过程,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会感觉比较冷。
故答案为:凝华;熔化。
9.【解答】解:由题干信息可知,这种材料低于15℃时为固态,在15℃时开始熔化,超过40℃时完全熔化,说明该材料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是非晶体。
故答案为:非晶体。
10.【解答】解: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撒盐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即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交通方便;
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冻住。
故答案为:熔点;凝固点。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解答】解:A、声音产生的条件是振动,没有振动也就不会发声,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误;
C、手机上语音解锁功能是事先录好解锁的语音,因为每个人的声音音色不同,因此只有本人才能解锁,故C正确;
D、大象发出的“哞”的叫声不是次声波,因为次声波我们是听不见的,而“哞”的叫声人耳可以听见,故D错误。
故选C。
12.【解答】解:A.镜子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错误;
B.看到天空中的星星,是光的折射,由于大气层厚度不均,光不是沿着直线传播,因此我们看到的宇宙中的星体都是发生了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电影幕布上的影像是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故C正确;
D.放大镜的应用是物体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的应用,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13.【解答】解: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造成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①;
为了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需要使光线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图④。
故选:A。
14.【解答】解:由图可知,物距u=20cm,像距v=30cm,光屏上正好成一清晰的像,由于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f<u=20cm<2f,v=30cm>2f,解2个不等式得10cm<f<15cm,只有B符合条件。
故选:B。
15.【解答】解:A、新疆吐鲁番地区为农业灌溉修建坎儿井,可以降低水表面的温度,减少水表面的空气流动,从而减缓水的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买来的蔬菜放在冰箱中保存可以降低蔬菜表面的温度,从而减缓水的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
C、餐厅洗手池旁的自动烘手机可以加快手表面的空气流动、提高水的温度,从而加快水的蒸发,故C符合题意;
D、超市里新鲜水果经常套个保鲜袋,可以减缓表面空气流动,从而减少水分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解答】解:A、晨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冰山消融是冰变成水,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解答】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放在0℃房间里,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冰不会熔化,水不会结冰,冰、水的质量都保持不变。
故选:C。
18.【解答】解:AB、由图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有一定的熔点,该过程温度不变,所以海波属于晶体。故A错误,B正确;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故C错误;
D、晶体任何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才能继续熔化。海波达到熔点48℃后如果不能继续吸收热量,不会继续熔化。故D错误。
故选:B。
19.【解答】解:A、雨主要是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此过程放热,故A不正确;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过程放热,故B不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热,故C正确;
D、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热,故D不正确。
故选:C。
20.【解答】解:A、当温度为﹣39℃时,水银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故A错误;
B、当温度为100℃时,水要不断吸热,才会沸腾,故B错误;
C、乙醚的沸点是35℃,温度不再升高,故C错误;
D、我们各地区气温最高不会超过78℃,最低也不会低于﹣117℃,故酒精在我国各个地区不会凝固成固态,也不会沸腾变成气态。故D正确。
故选:ABC。
三、实验题(第21题8分,第22题6分,第23题8分,共22分)
21.【解答】解:(1)实验时,小武同学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然后将蜡烛和光屏分别向两边等距离移动到如图位置时,易知物距等于像距(都等于2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选B;
(2)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要想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左移动;
移动蜡烛前,物距等于2倍焦距,将蜡烛向左移动后,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验,此时所成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3)根据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故实验一段时间之后蜡烛变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了,如果想让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可以将光屏适当向上调节一点。
故答案为:(1)B;(2)左;照相机;(3)上。
22.【解答】解: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其好处是能使萘受热均匀;
(2)用描点法画出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

(3)根据表格的设计和实验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该图象并不能准确的反映萘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其原因是记录的时间间隔太长。
故答案为:(1)受热均匀;(2)见上图;(3)记录的时间间隔太长。
23.【解答】解:(1)装置中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触碰到了烧杯底;
(2)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小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3)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所以乙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4)由图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触碰到了烧杯底;(2)减小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3)乙;(4)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四、作图与计算题(第24题6分,第25题6分,第26题6分,共18分)
24.【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25.【解答】解:过入射点作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图示如下:
26.【解答】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7.【解答】答:(1)红汤一侧先沸腾;
(2)若鸳鸯火锅两边汤的多少、初温、加热的热源均相同,在相同时间内,汤料吸收的热量近似相同,但红汤一侧液面上方有一层油,使蒸发减慢,带走的热量少,所以红汤一侧温度升高快,首先沸腾。
28.【解答】解:(1)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玻璃泡放在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静止时的位置在0cm刻度处的A点,此时的温度是0℃;放在沸腾的水中,液面静止时的位置在9cm刻度处的B点,此时的温度是100℃;
(2)AB间距离为9.00cm﹣0cm=9.00cm,代表温度100℃﹣0℃=100℃,所以1cm代表温度值为:℃;
当温度计中的液面在5.40cm刻度处时,温度为5.40×℃=60℃。
答:(1)A、B两点对应的温度分别是0℃、100℃;
(2)当温度计中的液面在5.40cm刻度处时,温度为60℃。
第2页(共2页)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本文地址:https://www.qiuzhishu.com/zhishi/4608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qiuzhi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