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3-04-05 00:02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分)以下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六月份镇江的平均气温约为50℃
B.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C.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4s
D.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km/h
2.(2分)深夜,非法改装的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市交警部门查获后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下列控制噪声的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阳台的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
B.在学校周围植树
C.车间里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中考考场周围禁止鸣笛
3.(2分)如图所示,一种用合金制成的魔术道具,久握在36℃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  )
A.16℃ B.30℃ C.47℃ D.70℃
4.(2分)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
B.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公共场合要“轻声细语”,轻声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5.(2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是(  )
A.潭清疑水浅 B.铅笔弯折
C.用透镜观察 D.手影游戏
6.(2分)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2.84cm、12.86cm、12.85cm、12.3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85cm B.12.9cm C.12.725cm D.12.73 cm
7.(2分)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8.(2分)垂直风洞是一种将气流以垂直方式流动的风洞,它让人类在不借助飞行器具的情况下,借由垂直产生的气流在空气中飘浮飞行。如图所示,当空气流速达到58m/s时,两位体验者刚好稳定飘浮在固定的位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垂直气流是从上往下流动的
B.体验者与流动的空气保持相对静止
C.体验者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D.体验者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是58m/s
9.(2分)在探究红外线是否具有与可见光相同的传播规律时,小明利用电视机的红外线遥控器和电视机等器材,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用烟雾显示红外线传播路径,探究红外线在空气中是否沿直线传播
B.用遥控器隔着透明玻璃照射电视机,探究红外线能否穿过透明物体
C.用遥控器隔着纸板照射电视机,探究红外线能否穿过不透明物体
D.用平面镜反射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到电视机上,探究平面镜能否反射红外线
10.(2分)如图所示,长方体水槽一定深度处支架上有一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束激光,在侧壁上B处形成一个光斑,下列操作不能使光斑向上移动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时,激光笔竖直向上移动
B.其他条件不变时,激光笔水平向左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时,激光笔逆时针旋转动
D.其他条件不变时,从水槽水中取出适量的水
11.(2分)如图所示,凸透镜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先后在P同侧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甲处的像比乙处大,则(  )
A.甲处可能成的是虚像 B.乙处像可能是放大的
C.P点位置在甲的左侧 D.蜡烛的移动方向向左
12.(2分)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20 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0 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3分)(1)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示数为    ℃。
(2)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    (选填“A”或“B”)的测量方法正确的,该木块的长是    cm。
14.(3分)城市山林——镇江,随处可闻鸟鸣声。鸟的发声器官由于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入人耳,对于想安静学习的同学来说,鸟鸣声是    (选填“噪声”或“乐音”)。
15.(3分)黑暗的剧场内,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蓝飘带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演员的上衣呈现   色,裙子呈现   色,飘带呈现   色。
16.(3分)元旦假期,小明乘坐爸爸的汽车到外地游玩,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快速的向后“飞去”,是以    为参照物的。同时他观察到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km/h,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    km。
17.(2分)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单色光,将温度计放在    (红/紫)光外侧,温度计的示数比放在可见光区域内还高,此种不可见光具有显著的    效应。
18.(3分)在卡塔尔举行的世界杯上使用了VAR(视频助理裁判技术),利用摄像机镜头跟踪运动员和足球,摄像机镜头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或者“凹透镜”),运动员射门时,足球向门框上镜头靠近的过程中,若以足球为参照物,镜头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摄像机中足球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者“变小”)。
19.(4分)如图所示,身高为1.6m的某中学生,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他在镜中成的是    (选填“实”或“虚”)像,若他向平面镜靠近2m,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此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身高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保持中学生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向右移动1m,则镜中的像相对于人运动了    m。
20.(3分)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到竖直墙壁上的B点。OB与镜面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    °。当AO逆时针转动到A′O的位置时(A′O与AO的夹角为20°),只需将平面镜绕O点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过    °,光斑依然落在B点。
21.(4分)渔夫大明的眼睛在空气中A处看到水中B处有一条鱼,眼睛看到的是    (选填“C”或“D”)处鱼的    (选填“虚像”或“实像”),这是由于发生光的折射,折射角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入射角导致的。若在A处发射一束激光照亮水中的鱼,光束应朝向    (选填“B”、“C”或“D”)处。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48分。解答27、28题时应有必要的解题过程)
22.(2分)在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所成的像。
23.(2分)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4.(2分)从水射向空气时,入射点O和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5.(6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甲,安装实验装置时,石棉网的高度应该根据    (选填“铁圈”、“酒精灯的外焰”或“温度计的玻璃泡”)的高度适当调整,图中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    ℃。
(2)观察到水沸腾前的现象是图    (选填“乙”或“丙”)。
(3)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此次实验水的沸点为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82 88 92 95 97 98 98 98 98 98
(4)水沸腾后,若将火焰略调小一些,水继续沸腾,水温将    。
(5)实验结束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要    (选填“吸”、“放”)热。
26.(7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    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    度。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    。
A.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C.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D.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3)如图,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    (能/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ON在    内。
(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    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    。
27.(6分)如图甲是小明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1)将内径0.8cm,长为1m的玻璃管装满水,仅留个气泡,要正确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确定如下方案:
方案一: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20cm、40cm、60cm和80cm处所用的时间;
方案二:测量气泡从计时开始1s、2s、3s和4s所通过的距离;
为便于操作,应选方案    ;
(2)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较    (选填“快”或“慢”)地运动,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选填“路程”或“时间”)时的误差,实验中,在如图玻璃管上应选择线    (选填“A”或“B”)作为起点O更合理;
(3)小明在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    比;
(4)实验结束后,将水倒尽,将一个比内径稍小的钢珠从管口由静止开始释放,发现其下落速度越来越快,则他绘制s﹣t图像接近图乙中的    (选填“①”、“②”)。
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0 20 30 4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24 2.51 3.75 5.02
28.(8分)小明利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实验前,调整透镜和光屏高度时,蜡烛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1所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3)接下来,移动蜡烛和光屏到图2所示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由图2调回图1,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让蜡烛和光屏分别匀速向左运动,经过5s后蜡烛恰好移动到光具座的零刻度线处,此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此过程中光屏移动的速度为    cm/s。
(4)小明又将图2中的透镜更换为另一块焦距稍大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小明将自己的所戴眼镜给透镜戴上,发现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②取走眼镜,仅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
29.(7分)下表为某次高铁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时刻表,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站名 上海 苏州 无锡 常州 镇江 南京
到站时刻 6:52 7:09 7:32 8:04 8:34
发车时刻 6:19 6:54 7:11 7:34 8:06
路程/km 0 84 126 165 244 306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从苏州到无锡和从常州到镇江,哪一路段运行得更快?
(3)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18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长3.4km的铁路桥需用时多少s?
30.(8分)“区间测速”可以有效监管汽车超速,在一段道路上布设两个监控,分别记录车辆到达“测速起点”和“测速终点”的时间,计算出区间平均速度来判断汽车是否超速,某高速公路(小汽车限速120km/h,卡车限速100km/h)内有一段长15km的“区间测速”路段。
(1)一辆小汽车经过“测速起点”和“测速终点”时间如图1所示,则该小汽车在此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在不超速的情况下,卡车通过此测速区间最快要多少min?
(3)资料显示: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反应时间约为0.4s,而人饮酒后反应时间会延长,反应距离也将增加,如图2所示,酒后驾驶的司机驾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90m处有障碍物,经过一段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内汽车仍以原来的速度行驶)后开始紧急制动刹车,经过3s制动,汽车滑行40m后恰好紧贴着障碍物停下,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求汽车的平均速度。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解答】解:A.六月份镇江的平均气温约为30℃,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支2B铅笔长度约为18cm,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7s,故C不符合题意;
D.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解答】解:非法改装的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交警部门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
B、在学校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
C、车间里工人戴上防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合题意;
D、考场外工作人员低声细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解答】解:久握在36℃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说明该合金的熔点t:36℃<t<60℃,故ABD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故选:C。
4.【解答】解:A、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传播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故A错误;
B、因为在空气中声速远小于光速,故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看见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故B正确;
C、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故选:B。
5.【解答】解:A、潭清疑水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铅笔弯折,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用透镜观察,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手影游戏,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由数据可知,第4次测量数据错误,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12.85cm,故A正确。
故选:A。
7.【解答】解:
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向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会迅速降低(需要的时间较短),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逐渐上升(需要的时间较长),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
据此分析可知A图象符合题意,BC图象的沸点与原来不同,不符合题意;D图象中水的温度不可能直接从很低的温度达到沸点,应该有一个升温过程,则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解答】解:A、垂直风洞产生的垂直气流是从下往上流动的,故A错误;
B、选择体验者与流动的空气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不会保持相对静止,故B错误;
C、以其中一个体验者为参照物,两位体验者刚好稳定飘浮在固定的位置,两位体验者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体验者之间保持相对静止,故C正确;
D、以地面为参照物,体验者刚好稳定飘浮在固定的位置,体验者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则体验者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是0m/s,故D错误。
故选:C。
9.【解答】解:A.红外线是红光以外的光,属于不可见光,我们看不到红外线,所以不能探究红外线在空气中是否沿直线传播,故A符合题意;
B.用遥控器隔着透明玻璃照射电视机,看遥控器能否控制电视机,探究红外线能否穿过透明物体是可行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用遥控器隔着纸板照射电视机,看遥控器能否控制电视机,探究红外线能否穿过不透明物体是可行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平面镜反射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到电视机上,看遥控器能否控制电视机,探究平面镜能否反射红外线是可行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解答】解:A.其他条件不变时,激光笔竖直向上移动,光线入射角不变,入射点左移,折射光线也向左侧移动,且与原折射光线平行,因此光斑向上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其他条件不变时,激光笔水平向左移动,光线入射角不变,入射点左移,折射光线也向左侧移动,且与原折射光线平行,因此光斑向上移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其他条件不变时,激光笔逆时针旋转动,入射点左移,光线入射角减小,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角也减小,使侧壁上的光斑向上移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其他条件不变时,从水槽水中取出适量的水,水面下降,入射点左移,光线入射角不变,折射光线也向下侧移动,且与原折射光线平行,因此光斑向下移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光屏先后在P同侧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甲处的像比乙处大,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像在不断的靠近凸透镜,因此凸透镜在乙的右侧,蜡烛在凸透镜的右侧,此时蜡烛在远离凸透镜,因此蜡烛向右移动,故CD错误;
由于甲处和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因此甲处只能成实像,故A错误;
(2)由于题干未提供物距和凸透镜的焦距,因此,乙处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故选:B。
12.【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甲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分别是:300m、300m、300m、30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车的路程相等,故甲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乙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分别是:200m、250m、300m、45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乙车的路程越来越大,故乙车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示可知,在30~40s内,甲车的路程小于乙车的路程,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小。故B错误;
C、由图示可知,在20 30s的时间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300m,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
D、由图示可知,在0~40s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200m,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其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解答】解:(1)在图甲中标注数字20和30之间有10小格,故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该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上部标注数字是20,下部标注数字是30,上小下大,说明液柱上表面在0℃以下,液柱上表面距离﹣20℃有2小格,故温度计读数为﹣22℃。
(2)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带刻度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故在图乙中A测量方法正确,B测量方法错误;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小格,所以每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物体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2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L=2.20cm。
故答案为:(1)﹣22;(2)A;2.20。
14.【解答】解:(1)鸟鸣声是由于鸟的发声器官振动而产生的。
(2)鸟鸣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3)鸟鸣声影响了想安静学习的同学,故对同学来说是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或气体或介质);噪声。
15.【解答】解:红光照射白色上衣,白上衣能反射红光,白上衣反射的红光进入人眼,看到上衣是红色的;
红光照射到绿裙子、蓝飘带上,红光被绿色裙子、蓝色飘带吸收,裙子、飘带没有反射任何色光,没有光线进入人眼,看到裙子、飘带是黑色的。
故答案为:红;黑;黑。
16.【解答】解:(1)小明乘坐爸爸的汽车到外地游玩,以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相对与汽车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去”;(2)由图可知,速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5km/h,其示数,即汽车的速度:v车=90km/h;
(3)汽车的行驶时间t=30min=0.5h,
由v=可得,汽车通过的路程:
s=v车t=90km/h×0.5h=45km。
故答案为:汽车;90;45。
17.【解答】解: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应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
故答案为:红;热
18.【解答】解: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足球向门框上镜头靠近的过程中,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足球为参照物,镜头与足球之间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凸透镜;运动;变大。
19.【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人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这位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那么他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是5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2m,此时的物距为5m﹣2m=3m,像距为3m,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距他3m+3m=6m;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此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身高不变;
由图可知,保持中学生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向右移动1m,则人距离平面镜增加1m,像距离平面镜也增加1m,则镜中的像相对于人运动了1m+1m=2m;
故答案为:虚;6;不变;2。
20.【解答】解:由图可知,OB与镜面的夹角为60°,法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则反射角为90°﹣60°=3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为30°;
当AO逆时针转动到A'O的位置时,反射光线OB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OA'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30°﹣20°=40°;
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30°+30°+20°=80°;
此时的入射角为×80°=40°
则此时的法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40°=80°;
法线与移动后的镜面是垂直的,所以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80°=10°,即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过的角度为10°。
故答案为:30;逆时针;10。
21.【解答】解:看到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的眼睛逆着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鱼的虚像;所以眼睛看到的是D处鱼的虚像;
若在A处发射一束光照亮水中的鱼,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光束应朝向B处。
故答案为:D;虚像;大于;B。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48分。解答27、28题时应有必要的解题过程)
22.【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23.【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24.【解答】解:首先画出法线,在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画出入射光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如图所示。
25.【解答】解:
(1)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的外焰确定石棉网的位置;
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6个小格处,读作96℃;
(2)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到液面时消失,所以图乙是沸腾前的现象;
(3)由表格数据可知,水从第5min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8℃;
(4)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5)实验结束后,移走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停止沸腾,说明沸腾需要不断吸热。
故答案为:(1)酒精灯的外焰;96;(2)乙;(3)98;(4)不变;(5)吸。
26.【解答】解:(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90°﹣50°=40°;
(2)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为了得出普遍的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这样才能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应进行的操作是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故A正确;
(3)实验中将纸板F向向后折转,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让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即让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向镜面,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即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垂直;40;(2)A;(3)不能;同一平面;(4)OA;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7.【解答】解:(1)比较两个方案可知,方案一便于操作;
(2)为了便于测量通过相等路程所用的时间,应让气泡运动得慢一些,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因为气泡开始运动的短时间内不能看做匀速运动,故选择A线作为运动的起点合理;
(3)由表格数据可知,气泡在通过相等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近似相等,约为1.24s,所以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正比;
(4)钢珠从管口由静止开始释放,发现其下落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其s﹣t图像应向上弯曲,接近图乙中的②。
故答案为:(1)一;(2)慢;时间;A;(3)正;(4)②。
28.【解答】解:(1)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高度时,应保持三心共线,为了确定烛焰的中心,需点燃蜡烛;
(2)由图可知,此时的u=v=20.0cm,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2f=20.0cm,所以f=10.0cm;
(3)根据图2可知,此时的物距为15.0cm,像距为30.0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让蜡烛和光屏分别匀速向左运动,经过5s后蜡烛恰好移动到光具座的零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为30.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此时的物距等于图2中的像距,根据光路可逆可知,此时的像距为图2中的物距,即v'=15cm,所以光屏移动的距离为s=20.0cm﹣15.0cm=5.0cm;
光屏移动的速度为:v===1cm/s;
(4)小明又将图2中的透镜更换为另一块焦距稍大透镜,由于物距不变,焦距变大,像距变大,所成的像在光屏的右方;
①小明将自己的所戴眼镜给透镜戴上,发现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这说明像提前会聚了,所以该同学戴的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②取走眼镜,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1)需要;(2)10.0;(3)放大;投影仪;缩小;1;(4)①远视;②左。
29.【解答】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列车由上海开往南京所需的时间:t=8:34﹣6:19=2h15min=2.25h;
由表格数据可知列车由上海开往南京所需的路程为:s=306km,
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136km/h;
(2)由表格数据可知列车从苏州到无锡的路程为:s1=126km﹣84km=42km,时间为:t1=7:09﹣6:54=15min=0.25h,
列车从苏州到无锡的平均速度为:
v1===168km/h;
由表格数据可知列车从常州到镇江的路程为:s2=244km﹣165km=79km,时间为:t2=8:04﹣7:34=30min=0.5h,
列车从常州到镇江的平均速度为:
v2===158km/h<168km/h,
所以列车在苏州到无锡段运行得更快;
(3)列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为:s′=L车+L桥=0.2km+3.4km=3.6km,
由v=可知列车完全通过铁路桥的时间为:
t′===0.02h=72s。
答:(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36km/h;
(2)列车在苏州到无锡段运行得更快;
(3)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18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长3.4km的铁路桥需用时72s。
30.【解答】解:(1)该小汽车在此区间行驶的距离为s=15km,时间为t=10min=h,
该小汽车在此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v===90km/h;
(2)根据v=得在不超速的情况下,卡车通过此测速区间最快需要的时间为:、
t′===0.15h=9min;
(3)该酒后司机在反应时间内车前行的距离s1=90m﹣40m=50m;
司机的反应时间:
t1===2s,
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总时间为:
t″=t1+t2=2s+3s=5s,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v″===18m/s。
答:(1)该小汽车在此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90km/h;
(2)在不超速的情况下,卡车通过此测速区间最快要9min;
(3)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8m/s。
第2页(共2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本文地址:https://www.qiuzhishu.com/zhishi/486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qiuzhi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