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第一初级中学2021-2022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3-04-18 06:01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遵义一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2分。第1至8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第9、10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涂满。)
1.(3分)南朝诗人萧绎在《早发龙巢》有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其中“唯看远树来”的参照物可能的是(  )
A.河岸 B.行船 C.岸边的房屋 D.远处的树
2.(3分)在铅球测试中,用力拉皮尺进行测量,测得的结果将(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
3.(3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A.第一句 B.第二句 C.第三句 D.第四句
4.(3分)如图所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设计精巧,拥有“五指廊”结构,寓意“凤凰展翅”.普通成年人以正常步行速度从中央大厅走到A登机口,需要的时间大约为8min,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AB两登机口之间的距离大约为(  )
A.50m B.100m C.500m D.1000m
5.(3分)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
A.响度 B.音调 C.振幅 D.音色
6.(3分)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安装玻璃隔音板,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B.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
D.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方面控制噪声
7.(3分)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透过树缝的阳光
B.日食
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
8.(3分)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子时,他在镜子中的像(  )
A.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B.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C.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D.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多选)9.(4分)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身,D的音调最高
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10.(4分)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C.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68分。其中第11至16小题,每空2分,共26分;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10分,第21小题4分,第22、23题每小题4分。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按要求作答。)
11.(4分)在建国70周年阅兵仪式上,当飞机队形不变时,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观众能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飞行表演,是由于光在飞机表面发生了    反射。
12.(4分)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是麦克莱恩量身高的示意图,她所使用的刻度尺的的分度值为    ,她长高了    cm。
13.(4分)小莉一家周末乘车外出行至某隧道前,看到路边的如图所示的信息。图中“60”的单位是    ;据此可知,根据交通规则,车(车长可忽略)通过隧道至少需要    s。
14.(4分)勤劳的蜜蜂飞出去采蜜时翅膀每秒振动为440次,但它们满载而归的时候,翅膀每分钟振动1.8×104次,则蜜蜂采蜜归来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    Hz,它比蜜蜂出巢时双翅振动的音调    (选填“高”“低”),有丰富经验的养蜂人据此判断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归来。
15.(6分)2020年5月18日在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发生5.0级地震,造成4人死亡,23人受伤。地震观测站是利用   (电磁波/超声波/次声波,下同)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医护人员在救治伤员时,使用的“B超”是利用   获得信息的。无论哪一种,它们在真空中都   传播(选填“能”或“不能”)。
16.(2分)晚上当你在一盏路灯下行走时,地上会有你的影子,影子的形成是因为   。当你走近路灯又远离路灯时,你的影子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长后变短”或“先变短后变长”)。
17.(4分)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   m/s。
18.(6分)(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小明用小锤敲响音叉,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发现小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本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    。
(2)小明又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分别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发现小球弹起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大小是为了探究    。
A.声音的产生原因
B.响度和频率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19.(10分)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等大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A,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能找到像的位置,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的玻璃板来进行实验。
(3)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    。
(5)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准确的是    。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逐渐变小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1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20.(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1kHz=1000Hz),而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人耳可以听到声呐发出的一部分声音。由于声呐向水中发射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Hz。
(2)最初,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2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A突然监控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潜艇B运动2min后与潜艇A的距离是    m(已知声波在海水中速度为1500m/s)。
21.(6分)甲同学在一根长68m的钢管一端敲一下,乙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设声音在空气和钢管中传播速度分别为340m/s和5200m/s)
(1)请解释敲一下为什么能听到两次声音。
(2)先后两次声音的时间差是多少?
(3)当乙同学再走到距甲17m处,甲同学再在原处敲一下钢管,问乙同学这次能听到两次敲击声吗?为什么?(提示:通过估算说明即可,不需要写出具体的计算解题过程)
22.(8分)如图所示,某型动车以某一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在进入某一隧道前800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
(2)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23.(2分)如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画出反射光线的方向,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4.(2分)请在图中画出直杆AB在平面镜M中所成的像。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遵义一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2分。第1至8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第9、10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涂满。)
1.【答案】B
【分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其中“唯看远树来”是说树是运动的,则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行船或船上的人。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会正确判断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对物体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准,皮尺被拉伸后,尽管拉伸后尺变长了,但上面的数字并没变,被测物体长度没变,所以读数就变小了。
【解答】解:用被拉长了的皮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长度不变,被拉长的皮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长度偏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测量工具的了解,注意区分分度值的拉长变大后,但分度值的读数没有变化,测量结果比真实长度偏小。
3.【答案】B
【分析】在物理学中,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叫物体的速度。
【解答】解:AC、第一句、第三句中的内容与速度无关,故AC错误;
B、“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的是一天内通过的距离,可以估算速度的大小,故B正确;
D、“轻舟已过万重山”,知道距离,但不知道时间,所以无法估算速度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定义的理解与应用,难度不大。
4.【答案】C
【分析】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路程的大小.
【解答】解: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v=1m/s,行走的时间大约为t=8min=480s;
根据v=可知,中央大厅到A登机口之间的距离大约为:s=vt=1m/s×480s=480m,由图中可知,AB之间的距离与中央大厅到A登机口的距离相近,故C最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的估算、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
5.【答案】B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答】解: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高度,即音调。
故选:B。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6.【答案】B
【分析】(1)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
(2)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
(3)减弱噪声的措施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A、隔音板不能降低噪声的音调,故A错误;
B、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为单位来划分,故B正确;
CD、利用隔音板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在声源处防止噪音产生,也不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减弱噪声的措施,都是声现象的基本内容的考查,识记性比较强。
7.【答案】D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
【解答】解:A、透过树缝的阳光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小孔后面形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应用,都是基础知识的考查。
8.【答案】D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解答】解: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人等大,所以无论怎样走动,像的大小不变;
当人走近镜子时,他距镜子的距离减小,所以他的像与镜子距离也减小,因此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故选:D。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9.【答案】BC
【分析】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声速的大小与频率无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
A、声速的大小与频率无关,敲打每个瓶子时,音调不同,但速度相同,故A错误;
B、用嘴依次吹瓶口,A中的空气柱最短,发出的音调最高,故A的音调最高,故B正确;
C、由于瓶子中装有水的多少不同,导致敲击时,振动快慢就不同,水少的振动快,故D的音调最高,故C正确;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瓶周围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不能直接传入人耳,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并且要知道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有哪些。
10.【答案】B
【分析】(1)在物体的v﹣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物体的s﹣t图象中,若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通过图象求出物体A、B两个物体的速度,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若以B为参照物,分析A物体的运动情况;
(3)利用s=vt求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
【解答】解:
AB、甲图是A物体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图是B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B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错误;
C、由图象可知,A物体的速度vA=3m/s,B物体的速度vB===2m/s,所以vA>vB,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则A在前、B在后,若以B为参照物,A物体向东运动,故C正确;
D、B物体的速度vB=2m/s,1.5s通过的距离s=vBt=2m/s×1.5s=3m,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时一定要看仔细纵轴和横轴所表示的物理量,这道题的图象有别于我们常见的路程﹣时间图象,如果不认真看图,则很有可能会误认为A是静止不动,B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68分。其中第11至16小题,每空2分,共26分;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10分,第21小题4分,第22、23题每小题4分。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按要求作答。)
11.【答案】静止;漫。
【分析】(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2)光照在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物体照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向着同一方向射出,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
【解答】解:
(1)当飞机队形不变时,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它飞机和该飞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其它飞机是静止的。
(2)飞机表面凹凸不平,光照在上面发生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所以观众能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飞行表演,是由于光在飞机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故答案为:静止;漫。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漫反射,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12.【答案】1cm;5.0。
【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刻度尺上10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左端示数为167.0cm,右端示数为172.0cm,长高了172.0cm﹣167.0cm=5.0cm。
故答案为:1cm;5.0。
【点评】在日常生活、物理实验和体育活动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停表等,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3.【答案】km/h;246。
【分析】(1)根据交通标志牌的含义解答;
(2)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车通过隧道的时间。
【解答】解:(1)交通指示牌上的“60”表示:汽车在该路段的速度不得高于60km/h;
由交通标志牌可知,隧道长度s=4.1km,限速v=60km/h,
车长忽略,由速度公式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t===h=246s;
故答案为:km/h;246。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知道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14.【答案】300;低。
【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答】解:频率为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蜜蜂出巢采蜜时双翅每秒振动440次,则频率为440Hz;采蜜回巢时双翅一分钟振动1.8×104次,则频率为=300次/s=300Hz,它比蜜蜂出巢时双翅振动的频率低;因振动频率不同音调就会不同,所以养蜂人可以根据音调进行分辨;
故答案为:300;低。
【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的计算、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5.【答案】次声波; 超声波;不能。
【分析】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我们可以根据对于次声波的测定来判断大自然的各种活动;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地震观测站是利用次声波接收器来测定地震的相关信息的;
医护人员在救治伤员时,使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无论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它们的传播都需要介质,在真空中都不能传播。
故答案为:次声波; 超声波;不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点与应用,以及声音的传播条件,属声学基础题。
16.【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先变短后变长。
【分析】(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
(2)人由远而近经过路灯时,人的身高和路灯的高度都不变,但光线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影子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影子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部分来分析:一个是走向路灯的过程;一个是远离路灯的过程。
【解答】解:(1)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到人身上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路面上形成影子;
(2)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先变短后变长。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人从路灯下走过的过程中,人与灯间位置变化,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影子的长度发生变化。
1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物体进行匀速运动;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物体进行变速运动。
(2)刻度尺的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的读数。在读出准确数字之后,还要读出估计数字,当物体的末端正对刻度尺的刻度时,也要读出估计数字0,由v=计算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
【解答】解:(1)由于木块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木块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根据图示可知,木块从位置1运动到位置4时,频闪3次,故木块所用的时间为t=0.02s×3=0.06s;
根据图示可知,木块运动的距离s=8.00cm﹣2.60cm=5.40cm=0.054m,
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平均速度:v===0.9m/s。
故答案为:匀速;0.9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关键是能从图中读出频闪的次数和通过的距离。
18.【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转换法;(2)D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小球被弹开的角度表示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解答】解:(1)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发现小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起,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通过轻质小球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
(2)通过实验现象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发现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小球被弹出的幅度是不同的,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D正确。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转换法;(2)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声、声音响度知识的了解,并要掌握与响度有关的因素,同时考查了转换法,难度不大。
19.【答案】(1)光的反射现象;(2)2;(3)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5)B
【分析】(1)当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
(2)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
(3)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是否相等;
(4)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5)①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②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解答】解:(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
(2)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3)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能确定了像的位置又能验证物像大小是否相等;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5)A.将蜡烛远离玻璃板,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根据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故B正确;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0cm,所以像和物相距20cm,故C错误;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但是只能看到蜡烛A和蜡烛A的像,而看不到蜡烛B,不能确定像的位置,也不能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所以不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故D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1)光的反射现象;(2)2;(3)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5)B。
【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看用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等。
2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在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所以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
(2)根据回声测量距离的原理,结合速度公式,来进行计算。首先求出2分钟后,潜艇B行驶的路程,然后再加上原来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即可。
【解答】解:(1)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在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
(2)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
s=vt=1500m/s×20s=30000m,
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假设潜艇B静止,声波频率不变,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s1=s=×30000m=15000m,
2分钟后,潜艇B行驶的路程sB=vBt=20m/s×120s=2400m,
因为声波频率变低,所以潜艇B是远离声呐,
现在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s2=s1+sB=15000m+2400m=17400m。
故答案为:(1)20~20000;(2)17400。
【点评】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学生对声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计算距离时,注意回声测距需要计算单程的长度,这一点容易失误。
2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2)利用速度的计算公式v=变形分别计算出声音通过钢管和空气传播的时间,就可以求出两次声音的时间差;
(3)人要想分辨两种声音,它们到达人耳时间间隔至少要0.1s,如果小于这个时间差,我们就分不出声音的到达先后。
【解答】解:(1)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甲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击这个管子,声音同时通过钢管和空气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速度快,通过钢管传播的声音先传到把耳朵贴在钢管的另一端乙同学耳朵里,就是第一下响声;随后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也传到乙同学的耳朵里,这就是第二下响声。
(2)乙同学听到的两次声音,第一次是钢管传过来的,第二次是空气传过来的,
由v=得,
在钢管中的时间t1==≈0.01s
在空气中的时间t2===0.2s
时间间隔t=0.2s﹣0.01s=0.19s;
(3)两种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至少要0.1s,人耳才能把两种声音区分开,
当乙同学再走到距甲17m处,两次敲击声到达乙的时间间隔:
Δt=﹣=﹣=0.05s﹣0.003s=0.047s<0.1s
因此乙同学再走到距甲17m处,甲同学再在原处敲一下钢管,乙同学这次不能听到两次敲击声。
答:(1)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所以能听到两次敲击声;
(2)先后两次声音的时间差是0.19s;
(3)当乙同学再走到距甲17m处,甲同学再在原处敲一下钢管,乙同学这次不能听到两次敲击声,因为距离太近,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人耳不能把两次声音区分开来。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传播的相关知识,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是解题关键,牵扯到数据得计算,稍微有些难度。
2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s=vt算出声音传播的距离,声音传播的距离减去鸣笛时距离隧道的距离即为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
(2)鸣笛时距离隧道的距离减去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即为动车行驶的距离;根据v=算出动车的速度。
【解答】解:
(1)根据v=得声音传播的距离:
s声=v声t=340m/s×4s=1360m;
动车和声音的运动示意图如下:
由图知,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
s=s声﹣s0=1360m﹣800m=560m;
(2)由题意知,动车行驶的距离为:s车=s0﹣s=800m﹣560m=240m;
动车的速度:v车===60m/s=216km/h。
答:(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560m;
(2)动车行驶的速度是216km/h。
【点评】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和速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中等题。
23.【答案】
【分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对应的反射光线。
【解答】解:由图知,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45°,则入射角为90°﹣645=45°,过入射点O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水中即可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作光路图时,要注意实线和虚线,光线要画箭头等细节,若告诉了入射角的大小,一定要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点评】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初级中学2021-2022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本文地址:https://www.qiuzhishu.com/zhishi/615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qiuzhi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