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凤号航空母舰(二战时期日本航空母舰)

2023-05-16 01:01 

大凤号航空母舰二战时期日本航空母舰

大凤号(日语:たいほ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帝国海军最后一艘建造的正规大型航空母舰。大凤号的建造于1939年的第四次船舰补充计划(丸四计划)决定的。

中文名

大凤号航空母舰

国家

日本

级别

大凤级

人员编制

2038人

标准排水量

29300吨

满载排水量

37270吨

长度

260.6米

宽度

27.7米

吃水

9.67米

最高航速

33.3节

舰载机

舰战20架(备用4架)、舰攻32架(备用2架)、舰侦4架(备用2架)总共64~75架舰载机

火炮武器

100公厘65倍径双连装高射炮6座(12门)、25公厘三连装机枪22座(66挺)

简介

日本大凤号航空母舰,是日本最后一艘正规建造的大型航母(信浓号是由大和级战列舰的三号舰改建过来的,不计在内),满载排水量将近四万吨。1944年3月建造完成下水,为了改变其飞行甲板的脆弱状况,日本海军煞费苦心,不惜减少舰载机的数量(为63架,比“翔鹤”号少21架),来提高飞行甲板的防护能力,加强其不沉性。在日海军的航母建造之上,被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

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海军大国的海军军备竞赛掀起高潮,进入了所谓无条约制约的时期。野心勃勃的日本海军以美国海军为对手,从1939年起,开始实施为期6年的造舰计划。计划规定,着手建造新型航空母舰。

日本海军分析,在兵力对比上日本海军弱于美国海军,要想取胜,就只好借助自身训练有素、特别擅长夜战和近战的特点,迫近美舰队打肉搏战。这样就得冒受到打击的危险,接近敌舰,故须加强防护能力,加强航空母舰的装甲防护。“大凤”号就是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建造的一艘“不逊于美英航母的具有现代形态”的航空母舰。

历史

”大凤”号航空母舰1941年7月10日在神戸川崎造船所开工,旧日本帝国海军的主力航空母舰之一,曾作为机动部队的旗舰参加战斗,是日本在二战中最后完工的一艘正规航空母舰,也称为装甲航空母舰。[1]竣工后被编入第三舰队第一航空战队,4月驶抵新加坡准备战备训练。

1944年6月19日马里亚纳海战期间,她被美国潜艇大青花鱼号(USS Albacore SS-218)的鱼雷击中储油槽附近,导致舰体内充满油气进而引发爆炸,沉没于菲律宾海。

性能特点

大凤号航空母舰

大凤号的建造于1939年的第四次船舰补充计划(丸四计划)决定,计划中决定建造增建一艘大型空母以维持对美军的航空母舰数量优势。

计划案中空母并不以搭载舰载机数为最优先考虑,而是将船舰的防护性摆在首位;由于当时美日航空母舰都是使用无装甲设计,面对俯冲轰炸机攻击时仅需要1颗炸弹就可以将整台航舰瘫痪,中途岛海战时,由于美军舰载俯冲轰炸机的突击成功导致日军在3~6分钟内一举丧失了赤城号、加贺号和苍龙号,为了避免这种惨况因此日本帝国海军希望有一艘飞行甲板安装装甲防御的航空母舰,虽然说大凤级是翔鹤级航空母舰的后继航空母舰,但事实上舰体之间的差异相当大;另外,为了建造大凤号原本因第四舰队事件大量禁用的电焊造舰方式也重新启用。

飞行甲板装甲

大凤号为了防御飞机炸弹攻击,因此在飞行甲板上安装了20公厘的DS钢板以及75公厘的CNC钢板,95公厘的钢板厚度确保大凤号可以抵抗俯冲轰炸机在700m高空俯冲投下的500kg炸弹的直接攻击,另外还在机库顶部天花板上敷设了10毫米的特种装甲,但不属于飞行甲板装甲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有一定缝隙距离,全面安装钢板的结果是整艘船的重心上升,为了避免问题因此只在飞行甲板中段安装装甲,再覆以木甲板。

舰体防御

航侧的水线带设置55至165毫米CNC钢板,可以底受着800至1,000公斤炸弹和6英吋(155毫米)至8英吋(203毫米)巡洋舰主炮炮弹。至于水线下对鱼雷攻击的防御,整体设置可以底受着300公斤TNT鱼雷。由于大凤的装甲重导致干舷比翔鹤级航母更低,所以在舰首采用类似英国装甲航母光辉级的封闭式舰首。

动力系统

大凤的动力系统选用与同翔鹤级航母160,000轴马力四台蒸气轮机,最快航速33节,载重油量5,700吨,航程为10,000海里/18节。[2]

舰桥和烟囱

日本海军的过往航母采用舷侧向下弯曲式烟囱,缺点是遭遇高海浪时,海水涌入烟囱、导致蒸气轮机停转。加上大凤的装甲重导致干舷更低,为此选用类似飞鹰级航空母舰的向外倾斜烟囱与舰桥一体化,可以便令排出的废气不会在飞行甲板上空漂浮,同时防止海水涌入轮机和方便让舰载机降落。

运载军机和航空补给物资

虽然大凤号的设计是从翔鹤级修改,但为了保持安设装甲后舰体仍维持过去的重心标准,大凤号的舰内甲板比翔鹤级减少一层,影响到搭载的舰载机总数。虽然船体大小与翔鹤级接近,但是飞行甲板与水面距离高度只有12米,重心设计上比较偏向飞龙号的风格。直到1942年计划运载军机量为66架。(舰战烈风20架,补用4架;万能舰攻流星32架,补用2架;舰侦彩云4架,补用4架;合计常用56架,补用10架。)。而规划中的新战机无论在炸弹搭载能力或是燃料消耗量都比1941年开战时的机种要大,如烈风战斗机机体内油箱就可容纳912升燃料,比起开战时的零战21型的525升机内油箱几乎翻倍,为此大凤号的物资积载量也超越以往的航舰。

大凤号的航空燃油油库设置在舰体前后各一座,约在靠近升降机的水面下舱间内,可搭载990吨空用燃油。虽然远超过翔鹤级的496吨,但是原先设想的新型战机并没有上舰服役,因此到作战状态时据当时舰上人员回忆油库并没有真正满载。

弹药搭载部分,设计上大凤号主要装载空用弹药有800公斤炸弹72枚.500公斤炸弹72枚.250公斤炸弹144枚.60公斤炸弹144枚.九一式改鱼雷48枚.舰攻类以外使用的250公斤144枚。

防空火力

过往航母的防空火力不足,加之中途岛海战的教训,所以在大凤航母设载联装九八式10厘米高射炮6座﹙是八九式12.7厘米高射炮的后续新型,其发射速度16发/分、最大射程18,700米和最大射高度13,300米是比起以往八九式12.7厘米高射炮较为优秀,只是缺乏近发引信。﹚,还有设载三联装九六式2.5厘米高射机炮22座来加强防空火力。

沉没经过

大凤号航空母舰

1944年6月19日早晨,日军侦察机发现美军舰队,随即派出第一波由第一航空战队组成的攻击队共128架战机,第一波攻击队中大凤起飞了一共42架舰载机,包括9架天山舰攻、19架彗星舰爆和16架零战,第一航空战队随后又派出第二波18架战机。8点10分时,潜艇大青花鱼号巧遇大凤号并展开攻击,发射了六枚鱼雷。当时,大凤号航线正面著风势进行航空机起飞作业故无力回避,小松关雄兵曹长所驾驶的彗星轰炸机察觉了一枚鱼雷,于是以自机撞击鱼雷的方式,保护母舰安全。但随后而来的第二枚鱼雷仍成功击中了大凤号左舷,这场爆炸造成了前方升降机故障,以及部份输油管线破损,溢出油料,而此刻大凤号前方升降机卡在一半的位置上,为了尽快起飞舰载机用桌椅堆起来再在上面铺板,造成空气无法流通,于是挥发后的油气在舰内逐渐堆积,大凤此时已经变成了一艘在海上漂流的定时炸弹,直到13点30分时,油气被点燃,点燃的方式有很多争议,一说是船内凿击通风口引爆了油气,一说是飞机降落产生火花,另有一说是电线火花引起的爆炸,舱内发生爆炸后引发大火,大凤号便于16点28分,带着1650人沉没了,随之一起沉没的还有一部分舰载机,包括3架天山舰攻、4架彗星舰爆、1架九九式舰爆和5架零战。

大凤的战时载机

大凤号的战时载机量一直困扰了很多研究者,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在飞行甲板上停放舰载机(即甲板系留)而不能和原计划载机量相同是很正常的。根据USNTMJ的说法,大凤在离开母港前往塔威塔威和林加时载机量为64架,而根据另外一些书籍的说法,在马里亚纳海空战前大凤的载机量为75架。

历任舰长

舣装员长

•澄川道男上校(1943年8月15日就任)

•菊池朝三上校(1943年12月23日就任)

舰长

•菊池朝三上校(1944年3月7日就任)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29,300吨

•满载排水量:37,270吨

•全长:260.6米、257.5米(飞行甲板)

•全宽:27.7米、30米(飞行甲板)

•吃水:9.67米

•燃料:重油5,700吨

•锅炉:8具RO号舰本式重油锅炉

•动力:タービン4基4轴

•功率:160,000匹

•最高速度:33.3节

•续航距离:10,000海里(18节)

•乘员:士官、兵员2,038名

•舰载机:舰战20架(备用4架)、舰攻32架(备用2架)、舰侦4架(备用2架)总共64~75架舰载机

•装备:100公厘65倍径双连装高射炮6座(12门)、25公厘三连装机枪22座(66挺)

•装甲:飞行甲板:95mm(257.5mx30.0m升降机两座)、水线带:55至165mm

参考资料

1.二战日本联合舰队主力航空母舰,膨胀军国分子侵略扩张的野心 ·历史新知网

2.大凤号航空母舰]日本大凤号航空母舰:日本大凤号航空母舰-出师来捷身先死,日本大凤号航·美文网

本文地址:https://www.qiuzhishu.com/zhishi/866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qiuzhi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