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颐和公馆(中国南京历史公馆)

2023-05-22 06:18 

南京颐和公馆中国南京历史公馆

南京颐和路公馆区是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国“首都计划”。南京颐和公馆即颐和路公馆区第十二片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公馆区的东边,总占地面积2万平米左右,拥有风格各异的别墅26幢,均为精心修缮后的民国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颐和公馆是颐和路公馆区首先改造出新的“试验田”,由26幢风格各异的民国时期别墅组成,其中部分建筑曾为民国重要历史人物的住处与外国使领馆所在地。颐和公馆拥有极具鲜明特色的客房和别墅设施,并有文化馆、非遗文化体验馆、博物馆、会议中心咖啡厅、米其林西餐厅和民国特色中餐厅等功能区域,是突出历史与人文情怀的城市精品酒店。

中文名称

南京颐和公馆

外文名称

THE YIHE MANSIONS

地理位置

南京市鼓楼区江苏路3号

建成时间

2013年6月29日

酒店星级

超五星级精品酒店

房间数量

别墅26栋,房间46间

机场距离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43.3公里

火车站距离

南京站5.7公里、南京南站14.2公里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基本信息

历史

南京颐和公馆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虽是一句夸张的话,但是却印证了这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特殊地位。走过颐和路一带的人都有体会,这里绿树成阴、环境优雅,上世纪50年代曾在颐和路一带居住过的著名作家张守仁称这里是“中国最美的街道!”

南京颐和公馆内的26幢建筑,外观基本上保持了民国风貌,内部装修和陈设也显示了对民国元素的强调和追求。片区内的陈布雷、薛岳故居,都保留了一个陈列原主人生平图片、着作和手迹的书房。

黄仁霖故居则将作为片区的文化馆,定期举办各种文化展览。这都是注入现代生活因素的有益实验。文化馆附设的咖啡座,陈设典雅,壁间挂着民国南京老明信片,服务员身着洁白的中式服装,处处呈现旧时风情。中餐馆里以民国菜为主打,每一个菜的命名都有与民国人物、民国事件相关的典故。可以说,这个路子是对的,味道是正的,特色已经开始显露。

建筑特色

建筑特色

1927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后,发布了由蒋介石亲笔题字的《首都计划》,这是一份城市规划文件,其中的产物之一,就是上层人士住宅区——37.8万平方米的颐和路公馆区。很快,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别墅陆续建造了起来,而云集在此的正是国民党的高官名流,达官显贵以及外国公使。这里共矗立着225幢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建筑,分别以颐和路为中轴,被“珞珈”、“灵隐”、“普陀”等道路分割成大小不等的12个片区。

南京颐和路公馆区,是20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政府提供给政府官员居住的高级住宅区。据统计,颐和路公馆区有蒋纬国、马歇尔、陈诚、顾祝同、汤恩伯、阎锡山、马鸿逵、汪精卫、杭立武、邹鲁、薛岳、胡琏、周至柔、钮永建等名人公馆18处。这里还有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葡萄牙、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等使(领)馆8处。这些名人故居和使(领)馆,其院落和建筑各有特色,它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故事,刻录下了历史的变迁。

南京颐和公馆所属的颐和路第十二片区位于宁海路与江苏路相交的三角地带,也是公馆区最东面的地块。当时,南京市政府为了展示民国公馆建筑群的独特魅力,让世人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民国南京都市风貌,按照“保护与利用”、“分段实施”的原则,对于破损状况相对严重的十二片区,先行启动了整治工作。整体风貌、空间尺度基本保持了民国年间的格局。

维修和价值

维修

南京颐和公馆

颐和路公馆区第十二片区公馆的原主人多为上层人士、文化名家,有利于凸显民国精英文化的特质,最终也应成为南京的民国文化展示区。

最大限度地还原“民国风”,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在其中一栋别墅,记者看到,门上的装饰条、屋顶上的石膏线,都保持着原汁原味,地板、瓷砖也是做旧处理。

艺风堂作为南京颐和公馆的文化馆,一层为藕香零拾,展示精美的文化藏品,二层是一间高水准的小型放映室,免费为入住的客人播放民国影片,三层则为展览馆,不定期开展小型书展等民国展览。令人惊叹的是,艺风堂曾经的主人正是国民政府的“特勤总管”——联勤司令黄仁霖。你知道是谁将自助餐的概念引进中国的吗?答案正是黄仁霖。这位赴美留学的绅士在1936年购地建造了这幢欧式别墅,三层楼房均为砖混结构,钢窗木门。

艺风堂把街区里的名人故居全部用图文资料、老照片的方式展示了出来,还搜集了很多民国老物件,比如昆曲的唱片、曲谱,老电影等,并设有民国影院、书斋,除了住店客人外,市民和游客也可以来听昆曲、练书画。”很多游客都特别喜欢它的“腔调”,带着全家来度假、体验,还有一些“民国控”也对它十分偏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邹瑚莹教授:对成片的老建筑进行修缮改造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全国也不多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公馆内的历史文化气息,比如每一幢房子里的门口墙壁上都有主人的文字介绍、老照片;房内有主人的手迹、字画,以及与主人相关的书籍等等。

我是第一次看到薛岳、陈布雷的书法和字画,功力非凡。馆里的菜谱也让我爱不释手,十分精美,宣纸锦面,小楷手书,带回去珍藏。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北京颐和安缦、杭州有安缦法云、南京有颐和公馆,上海刚刚开业不久的思南公馆片区,与南京颐和路很相似,但南京颐和公馆做得更典雅。

南京的一位民国建筑专家认为,南京颐和公馆的改造模式,实现了南京民国建筑‘活保’及再利用,让保护模式前进了一大步。”

文化展览

南京颐和公馆

颐和路片区留存着南京目前规模最大的民国时期花园洋房和国外公使馆区,第十二片区面积约为整个公馆区的十分之一。在这个片区内,始建于1920年至1930年的26幢历史建筑,经过保护性修缮及活化利用,打造成了颐和公馆近现代文化体验酒店。在追寻民国文化的漫漫古道上,颐和公馆也特地拿出其中的几栋名人故居积攒各种文化精粹,重塑逝去的民国传奇。内容涵盖民国服饰、饮食文化、昆曲和教育书籍等方面。徜徉其间,从建筑流连到历史,从饮食上升至艺术,令人仿佛置身于民国的年代当中,感知文化的过去和现在。

民国建筑彩铅绘画展由画家蔡震先生创作的《梧桐树下——南京民国建筑风情》彩铅画展,100幅画作,5万字配文故事,充分展示南京民国建筑的当代风貌“国民衣着摩登都会”民国服饰展透过舒展飘逸的长衫、婉约诗意的旗袍。

仿佛能够触摸到民国时代的倩影艺风堂民国教育书籍展此次民国教育书籍展展出的近150本与民国教育相关的珍贵原版图书,均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礼训先生旧藏,涉及的教育内容丰富可观梦桐墅民国饮食文化展展出了一批“金陵厨王”胡长龄老先生生前保留的珍贵书籍、照片,记录了其在民国饮食文化传承中做出的卓越功勋薛岳抗战陈列馆此次在薛岳故居集中展示了一批记录薛岳抗战历程的珍贵资料以及他亲笔写下的书信。民国昆曲资料展老旧的照片萦绕着昆曲吟唱,泛黄的书籍交织着丝竹之音,为您带来不一样的民国感受。

参考资料

1.南京颐和公馆·南京颐和公馆官网

本文地址:https://www.qiuzhishu.com/zhishi/9650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qiuzhishu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