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就是一个这样对比强烈的地方!

戈洛温斯基修道院(Головинскогомонастыря)是一家女修道院,由莫斯科商人资助于1876年建成,20世纪初,有超过170名修女在此生活,整个修道院由2座石制教堂,2座木制教堂,一间医院,一间施舍,一间圣像画作坊和一所学校组成。1929年,修道院被关闭,到了21世纪,就只剩下钟楼得以幸存。

圣尼古拉斯老信徒教堂(СтарообрядческаяцерковьСвятогоНиколая),始建于1914年,建成于1921年。随着莫斯科的发展,在2000年代,教堂附近的历史建筑被毁,其位置被新建筑的多层建筑所取代。2011年,毗邻教堂的特维尔广场上白色办公楼建成,从两栋现代化商业楼的中间望去,教堂像是在“夹缝”中生存。当然,这个是角度问题。

>俄罗斯风格(俄罗斯风格建筑)

与克里姆林宫一步之遥的扎里亚季耶公园,2017年8月底建成开放,并迅速成为莫斯科必去的网红景点。公园内的玻璃浮桥向莫斯科河伸出,是游客最爱的拍照圣地(小编也打卡过哦),在玻璃桥上拍摄一张与斯大林建筑“七姐妹”同框的照片是件很奇妙的事,2017年PK1952年,各有千秋各有风情。

这是最古老和最现代之间的遥相呼应,14世纪的克里姆林宫,红墙金顶,足以代表整个俄罗斯。但,俄罗斯还有另一派新气象,上世纪末开始动工,现在还在不断发展的莫斯科城,已经成为城中新贵。保护历史和开拓创新,并不违和,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风格截然不同却又无比和谐的画面。

建于1555年的圣瓦西里大教堂一直是莫斯科颜值最高的教堂,不去和它合个影感觉都不像到过俄罗斯。而新晋的“颜值担当”玻璃浮桥也人气一路上涨。二者一起入画,我能想到的形容美好的词很多。

建于1853年的圣阿列克谢教堂,其所在地克拉斯诺·塞洛是莫斯科地区最古老的居民定居点之一,现在它是莫斯科州的诺金斯克区。当年的村庄早已不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建起了一栋栋居民楼,现在的莫斯科处处都是类似的房子。

史蒂芬西蒙教堂,位于波瓦尔斯科伊大街,由沙皇下令修建于1676~1679年,典型的俄罗斯风格,是莫斯科最古老也最美丽的一个东正教教堂。这个有着近350年历史的教堂,见证着莫斯科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旁边公寓楼在1962~1968年的建立。

莫斯科商人费多罗夫的住宅,建于1816年,这是一栋古典主义风格的木屋,位于马利·弗拉舍夫斯基大街5号,周围是1970年代的公寓楼。编外话,这个费多罗夫应该挺富裕的,在莫斯科有多处物业,都挺好看。

莫斯科市中心,你可以看到各种风格建筑的混搭。从马利·弗拉舍夫斯基大街到新阿尔巴特大街这一段,就是斯大林式、拜占庭式、哥特式、古典式、现代式建筑的大熔炉。

17世纪的钟楼对上20世纪的商场,你猜谁能赢?

沿着多尔戈鲁科夫斯卡亚大街一路走,在一片居民楼中间,可以看到一个古老的高耸钟楼,钟楼建于1905年,已经很老旧了,和周边的居民楼有些格格不入。

学院街,19世纪的建筑和上世纪70年代的居民楼相邻而建,虽然相差一个世纪之久,但是,看起来区别不是特别大。

还是学院街,你可以看到一栋,不,实际上是两栋鹤立鸡群的现代化大楼,这是建于2012年的金门商务中心,由两栋26层和24层的大楼组成,建筑物的外墙采用“建构主义”风格,使用石材(26层)和玻璃(全景窗户,24层)的组合。这栋现代化的大楼和周边建筑物一对比,差别明显。

学院街的混搭建筑还真不少。

你的莫斯科印象,可以和小编说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