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边境条约(谁签订的中俄边境条约)
反映雅克萨战役的油画
>中俄边境条约(谁签订的中俄边境条约)
准噶尔古城遗址
俄方谈判代表戈洛文
影视作品中的噶尔丹形象
漠西蒙古准噶尔、漠北蒙古喀尔喀与清帝国
康熙帝坐像
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边,眺望对面的俄罗斯
索额图最初的划界方案
尼布楚会场情景模拟
尼布楚条约的拉丁文本
纯粹以今人的观点评判古代,其实很不公平,比如华盛顿蓄养黑奴,孔夫子歧视女性,放在今天都是政治错误,要当过街老鼠的。但清朝之前的中华帝国,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和“领土”的概念,只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过这“天下”大了去了,“王土”也不见得都能实际控制,远处的便实行羁縻政策,更远处的,准予独立,但要纳入宗藩朝贡体系。
天下五服之地
打个比方来说,有实际控制的直营店;也有边远地区松散的加盟店,这便是羁縻地区,自主经营、来去自由,即所谓“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再不济,做我的藩属之国,好比我成立一个行业协会,只要你入我的行会,叫我一声大哥,上门来送红包,咱都给你加倍发回去……
羁縻地区与藩属国
因此,历史课本里的历代“疆域图”,是不能当做现代意义上的“国界图”来解读的,而更像是一个大体的活动范围,或者说,是势力范围,至于这个势力范围,是否在中央政府长期稳定的实际控制下,那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如前所述,在尼布楚和谈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漠北的喀尔喀蒙古,对清廷来说,是游离在“行会会员”和“加盟店”之间的关系,远远不是漠南蒙古“直营店”的实际控制关系。
当年满清入关后,全力南下发展,对外东北地区的实际控制程度,未必比沙俄强。例如尼布楚城,很早就成为沙俄的贸易枢纽,沙俄在此保持了长期的军事存在;雅克萨城,在顺治初年便被沙俄占据,修筑了城堡,成为在黑龙江流域殖民扩张的军政据点。
俄国人修筑的雅克萨城堡
当然,按照“自古以来”的原则,中国使团提出,争议地区属于喀尔喀蒙古旧地,喀尔喀汗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是臣服于中国皇帝的,从而痛斥沙俄的侵略行径。但戈洛文也回应道,喀尔喀蒙古确实归顺了中华帝国,但他们只是逃难过去的,没有把土地也带去,这片土地,已在一年前被厄鲁特王(即准噶尔的噶尔丹),从喀尔喀人手里夺去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俄国人认为,是自家在尼布楚谈判中吃了大亏。因为他们认为,雅克萨已经殖民开发了近四十年,签约后俄国人必须拆毁城池,卷铺盖走人,损失极大,而贝加尔湖到额尔古纳之间的区域,当时也是由自家实际控制,不能算是清廷的让与。
尼布楚划界示意图
对于清朝来说,索额图守住了康熙帝划定的谈判底线,为即将到来的与噶尔丹的决战稳定了后方,清朝也不能算是吃亏,只是说,因为信息闭塞,没有讨到太大的便宜。
当然,按照中华传统观念,清朝少了一块荒服之地,有失皇朝天威,但因为前期并无实际控制,故而实际利益并无损害。
至于噶尔丹,无意中搅局了中俄的边境大博弈,但因为野心爆棚手伸得太长,成功的将康熙的目光引到了自己身上,从而拉开了持续70年的清准战争的帷幕。这便是另一篇大文章了。
本文作者【齐文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更多深度长文,欢迎点击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