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平凡的岗位,找准方向,坚持下去

>事定犹须待阖棺(事定犹须待阖棺的上一句)

2021年4月底,领导说有一个校本研修的学习机会,你去吧。了解到具体培训内容后,满心期待。校本研修,是我的工作职责,更是我一直想突破的工作方向。如果说之前是在“了解”教研室的工作,参培之后,我对自己的工作重新精准定位,找准了往后工作的方向!

我,看到了灯塔!

5月9日启程,5月15日归来,成都,不虚此行!

校本研修是一所学校创设一切便利条件,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创造力、教师群体合作力,形成一种弥漫于整个团队的学习氛围,并凭借着群体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学习与实践,使个体价值与群体绩效得以最大限度的显现。

教研室就是为教师们创造此平台的引领者。

自去年下半年调入教研室工作,通过参与各项工作,一直在了解教研室工作职能和具体工作内容的过程中。每做一个教研室的项目工作,都静下心来思考,并尝试撰写些东西,希望使得工作细节更完善,更贴近和突显举办此工作的意义与初心。

现在,我还不是专家。临武县2003年参加工作的高中教师,我是第一个评上高级教师。学校调我到专门负责提升教师队伍业务能力的教研室工作,我诚惶诚恐。怕德不配位、怕误了年轻教师的成长,这类想法很长一段时间笼罩着我。

此次参培近距离接触名师,大概了解了名师的水平。我将通过学习和写作,努力向专家的水平靠拢!以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名师们的标准为榜样,要求自己。

在这一次学习中,我找到了往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方向和努力方向。

成绩,现在基本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那努力过后,成果以什么方式来呈现呢?先写以下两点:

1、《青年教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罗清红老师的一篇美文,仔细阅读多遍。

罗老师认为:教育的本质应该是灵魂的唤醒。

在教育岗位工作18年,经验有一些,成绩很少,辅导学生、论文撰写、课件制作、主持课题、教学比武等体现一个教师业务专业能力的成果都有一点。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在具体某项业务能力提升方面,我或许可以说上几句建议的话,我写的文章也许能给他们作一点点参考,但要像罗清红老师那样起到灵魂的唤醒作用,还远远不够。

比如我,就是被卿平海、刘大春、徐猛、罗清红这些四川名师所唤醒。

所以,我将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即使微弱,也尽量照亮他人,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尽绵薄之力。

这是我工作成果的第一种体现方式。

2、专业化的专家引领。

此次培训的目的之一,是结合教育的热点及难点问题,通过专业化的专家引领、专题研讨、观摩考察等,提升个人能力与素养。

思考过后,初步计划,以学校教研室平台为基础,牵头以课题研讨的方式,将临武一中校本教研的工作整理归纳、探索创新,整理出一套:普通高中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环境下教师队伍培养建设的完整案例,撰写成册,以专著的形式展现临武一中校本教研的过程和成果。

此方向,力争成功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至少成功申报湖南省规划课题。

做这个事情三个作用:①具体过程中,能更细化临武一中校本研究工作,能提升临武一中教师们的专业能力;②整理归纳成书后,能为临武一中校本教研工作打下基础,后来人可以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创新;③如果我们成功了,能给其它学校提供参考;如果做得不够好,甚至失败了,也能成为一种经验,也是一种参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校本教研是变化的,探索路程注定漫长,每一个一中人做一点,每一代一中人积累一些,校园文化因此积淀,临武一中的光芒,八十年来一代又代,就是这样照耀着这方土地!

罗清红老师说:青年教师们,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吧!

可我已是一名43岁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以名师为榜样前进,是否迟了?!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我中年了,也平凡,但都不是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选定方向,努力学习和提升,坚持下去,即使光芒微弱,也要为教育事业发光,照亮自己,温暖他人,成就自己遇见的每位学子,缤纷他们成人成才的前行之路。

选定方向,一往无前

——2021国培计划校本研修引领者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临武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王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