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用品(文房用品有哪些)
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同学们要开始整理行囊,调节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开学季。在为开学所做的准备中,必不可少的便是学习时所用的文具了。在古代,古人们读书学习时也需要“文具”,即文房用具。文房用具的种类很多,除了我们熟知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还有笔架、笔筒、笔洗等。孔府旧藏里有许多精美的文房用具,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同时也展现出了孔府“天下第一家”的底蕴和家风。
李玉田制“儒将风流”象牙管笔
清孔子博物馆藏
>文房用品(文房用品有哪些)
羊毫,笔斗、顶为犀角制,管为象牙所制,其上阴刻填色楷书铭“儒将风流”,落款“李玉田精制”。
清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州制笔名家李玉田在北京创办“李玉田笔庄”。清代《光绪顺天府志》载:“今京师以湖州李玉田所制最著名,十余年来,凡翰林考差,庶常散馆,贡士殿试,必用李制兔颖笔。”
胡开文制西湖十景墨
清孔子博物馆藏
一函二匣,共十锭,形状各异。正面模印“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等十处西湖风景名胜图,背面填金楷书乾隆依景御题诗,侧面楷书阳识“胡开文虔制”。
长方形墨盒,子母口,通体髹黑漆。盒面描金绘双龙戏珠纹,中部隶书“西湖十景”。
胡开文(1742-1808年),字柱臣,号在丰,徽州绩溪县人。著名徽商,徽墨行家,“胡开文”墨业创始人。
桂馥铭刻太师少师端砚
清孔子博物馆藏
呈不规则椭圆形。砚池中浮雕一大三小四只狮子舞绣球,毛发鲜明,形态逼真。砚底隶书铭“镇以柔,温而理,从吾游二十年矣”。款“乾隆丙午(1786年)秋九月,梦泉生桂馥铭”。铭章“冬卉”。
太师和少师均为古代官名、周朝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少师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少”或“三孤”。因“狮”与“师”同音,大狮子与小狮子借意为“太师少师”,寓意为“官运亨通、辈辈高官”。
桂馥(1736-1805年),字未谷,一字冬卉,号雩门,别号萧然山外史,山东曲阜人,书法家,文字训诂学家。
竹雕“竹林七贤”笔筒
明孔子博物馆藏
口径13.2厘米,高15厘米,竹质,圆筒状。借竹节之形,以浮雕技法雕刻“竹林七贤”、童子六人散布于松、竹、山石之间,或站或坐,或弹琴、或聆听,或行走观望,意态闲适。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浮雕松竹,排列紧密,刀法深峻,遒劲有力。
青花云龙纹笔架
明孔子博物馆藏
器呈“山”字形,长方形圈足。中饰青花正龙,两侧二龙相对,间饰云、火焰、山崖等纹。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底款。笔架三峰山形,并加以青花彩绘;山峰龙纹蜿蜒盘曲,刚劲有力,庄重浑朴,青花色彩艳丽。
粉彩瓷洗
清孔子博物馆藏
撇口,折沿,口沿描金,深腹,圈足。折沿彩绘琴棋书画、博古图,内底水墨绘山水人物图,描绘山崖陡峭、树木苍劲、小桥、流水人家,渔夫泊舟回家的情景。外壁彩绘蝙蝠、海水纹。
笔洗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此瓷洗莹润凝重,胎质洁白细腻,色彩丰富艳丽,所绘山水图富有中国绘画风韵,意境深远。
这些文房用具,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古人用之,传承家风百世,书写礼义千秋。希望在新的学期,同学们也能够勤于治学,收获满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