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中国强大的词汇(形容中国人强大的成语)(14个))

形容中国强大的词汇(形容中国人强大的成语):一团和气,三纲五常,勤劳勇敢,四书五经,地大物博,墨迹未干,孔孟之道,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礼仪之邦,神州赤县,繁文缛节,老成持重。

1、一团和气  yī tuán hé qì

释义:一团和气  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出处:宋 朱熹《伊洛渊源录》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2、三纲五常  sān gāng wǔ cháng

释义:三纲五常  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3、勤劳勇敢  qín láo yǒng gǎn

释义:勤劳勇敢  勤奋劳动,有勇气,有胆量

出处: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有智慧,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4、四书五经  sì shū wǔ jīng

释义:四书五经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出处:汉 班固《白虎通 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 朱熹着有《四书集注》。  

5、地大物博  dì dà wù bó

释义:地大物博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6、墨迹未干  mò jì wèi gān

释义:墨迹未干  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说犹未了,思温抬头一看,壁上留题墨迹未干。”  

7、孔孟之道  kǒng mèng zhī dào

释义:孔孟之道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  

8、文质彬彬  wén zhì bīn bīn

释义:文质彬彬  原义为人的文采和本质都很适宜。后形容言谈举止斯文闲雅。彬彬:配合谐调。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温文尔雅  wēn wén ěr yǎ

释义:温文尔雅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10、知书达礼  zhī shū dá lǐ

释义:知书达礼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出处:《群音类选 牧羊记 卫律说降》:“奈何所见不同,更不知书达礼。”  

11、礼仪之邦  lǐ yí zhī bāng

释义:礼仪之邦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一点文化也没有。”  

12、神州赤县  shén zhōu chì xiàn

释义:神州赤县  战国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赤县神州”。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唐刘禹锡《为京兆尹答于襄州第一书》:“盖神州赤县,尊有所厌,非他土之比。”后遂以“赤县神州”或“神州赤县”为中国的别称。

出处:战国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赤县神州”。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13、繁文缛节  fán wén rù jié

释义:繁文缛节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出处: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14、老成持重  lǎo chéng chí zhòng

释义:老成持重  老成:老练成熟;持重:稳重;不轻浮。原指年老有德;后形容人阅历多;稳重有经验;态度沉稳;不轻举妄动。

出处:《宋史 种师中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诸军自是气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