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趣味成语(形容有趣数字的成语)(40个))

数字趣味成语(形容有趣数字的成语):一丝一毫,一举三反,一倡三叹,一刀两断,一唱一和,一唱三叹,一国三公,一岁三迁,一差二误,一差二错,一干二净,一床两好,一弛一张,一德一心,一心一意,一成一旅,一日三复,一日三岁,一日三月,一日三省,一日三覆,一模一样,一清二楚,一清二白,一献三酬,一石二鸟,一箪一瓢,一草一木,一诺千金,一长一短,一长二短,一隅三反,七上八下,两面三刀,十拿九稳,千回百转,千方百计,千疮百孔,四分五裂,一身二任。

1、一丝一毫  yī sī yī háo

释义:一丝一毫  形容极少或极小的一点儿。毫:一厘的十分之一;丝:一毫的十分之一。

出处:宋 欧阳修《会圣宫颂》:“而往惟寅,一毫一丝,给以县官,无取于民。”  

2、一举三反  yī jǔ sān fǎn

释义:一举三反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一倡三叹  yī chàng sān tàn

释义:一倡三叹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出处:《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4、一刀两断  yī dāo liǎng duàn

释义:一刀两断  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

出处: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5、一唱一和  yī chàng yī hè

释义:一唱一和  和:应和;附和。跟着别人唱和;比喻双方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出处:宋 陈叔方《颖川语小》下卷:“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应。呼应者一唱一和,律吕相宜以成文也。”  

6、一唱三叹  yī chàng sān tàn

释义:一唱三叹  原指宗庙的乐曲;一个人唱;三个人赞叹应和。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7、一国三公  yī guó sān gōng

释义:一国三公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8、一岁三迁  yī suì sān qiān

释义:一岁三迁  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出处:《南史 到儰传》:“怀其旧德,至是一岁三迁。”  

9、一差二误  yī chà èr wù

释义:一差二误  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快嘴李翠莲记》:“罢,罢,我两口也老了,管你不得,只怕有些一差二误,被人耻笑。”  

10、一差二错  yī chà èr cuò

释义:一差二错  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孩子也大了,倘或你父亲有个一差二错,又耽搁住了,或者有个门当户对的来说亲。”  

11、一干二净  yī gān èr jìng

释义:一干二净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12、一床两好  yī chuáng liǎng hǎo

释义:一床两好  比喻夫妇两人情投意合。

出处:宋·曾慥《高摘漫录》:“一床两好世间无,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帘明点烛,试教菩萨看麻胡。”  

13、一弛一张  yī chí yī zhāng

释义:一弛一张  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古时常以比喻施政宽严相济;现多比喻生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松有紧,劳逸结合。同“一张一弛”。

出处:汉 王充《论衡 儒增》:“故张而不弛,文王不为。弛而不张,文王不行。一弛一张,文王以为当。”  

14、一德一心  yī dé yī xīn

释义:一德一心  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出处:《尚书 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15、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释义:一心一意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16、一成一旅  yī chéng yī lǚ

释义:一成一旅  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  

17、一日三复  yī rì sān fù

释义:一日三复  谓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出处:《梁书·何逊传》:“沈约亦爱其文,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  

18、一日三岁  yī rì sān suì

释义:一日三岁  《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后以“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出处:《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19、一日三月  yī rì sān yuè

释义:一日三月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以“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出处:《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20、一日三省  yī rì sān xǐng

释义:一日三省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21、一日三覆  yī rì sān fù

释义:一日三覆  同“一日三复”。

出处:《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于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宫绦之行也。”按,《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家语》本此。  

22、一模一样  yī mú yī yàng

释义:一模一样  一个模样。指样子完全相同。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话说人生只有面貌最不同,盖因各父母所生,千支万派,那能够一模一样的?”  

23、一清二楚  yī qīng èr chǔ

释义:一清二楚  十分明白、清楚。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不然怎幺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  

24、一清二白  yī qīng èr bái

释义:一清二白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没有污点。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便一清二白。”  

25、一献三酬  yī xiàn sān chóu

释义:一献三酬  《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后因以“一献三酬”谓人臣过蒙宠幸。亦作“一献三售”。

出处:《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  

26、一石二鸟  yì shí èr niǎo

释义:一石二鸟  一块石头投出去;打中两只鸟;比喻一举两得。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27、一箪一瓢  yī dān yī piáo

释义:一箪一瓢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8、一草一木  yī cǎo yī mù

释义:一草一木  一棵草;一棵树。比喻细小或平常的东西。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29、一诺千金  yī nuò qiān jīn

释义:一诺千金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30、一长一短  yī cháng yī duǎn

释义:一长一短  形容说话絮叨。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王夫人便一长一短问他今日是那几位堂客,戏文好歹,酒席如何。”  

31、一长二短  yī cháng èr duǎn

释义:一长二短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出处:清 李渔《凰求凤 假病》:“若有一长二短,叫我怎生舍得。”  

32、一隅三反  yī yú sān fǎn

释义:一隅三反  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3、七上八下  qī shàng bā xià

释义:七上八下  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

出处: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34、两面三刀  liǎng miàn sān dāo

释义:两面三刀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出处: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35、十拿九稳  shí ná jiǔ wěn

释义:十拿九稳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如此一行,只怕这事例有个十拿九稳也不见得。”  

36、千回百转  qiān huí bǎi zhuǎn

释义:千回百转  形容反复回旋或进程曲折。

出处:元 范居中《秋思》:“我这里千回右转自彷徨,撇不下多情数桩。”  

37、千方百计  qiān fāng bǎi jì

释义:千方百计  方:方法;计:计谋。想尽种种办法;用出种种计谋。

出处:宋 朱熹《朱子类语 卷三十五 论语》:“譬如捉贼相似,须是著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38、千疮百孔  qiān chuāng bǎi kǒng

释义:千疮百孔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出处:清 李渔《意中缘 毒饵》:“虽然得些润笔之资,以助薪水,究竟这千疮百孔,那里补救得来。”  

39、四分五裂  sì fēn wǔ liè

释义:四分五裂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40、一身二任  yī shēn èr rèn

释义:一身二任  任:职务,责任。一个人承担两种职务。

出处:《汉书·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